庆阳婚礼传统(庆阳传统婚嫁习俗)
庆阳汉族习俗
邀媒 旧时,通行聘婚制,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之说,均委托媒人通言。1950年,新《婚姻法》实施后,本县城乡废除父母包办,实行婚姻自主。婚姻多为双方看准后,委托介绍人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完婚成亲。也有介绍人主动牵线搭桥,从中协调的。在城镇,介绍人一般只介绍双方认识,其他联络感情、相互了解等事,全由自己做主。有的青年男女成婚全靠自由恋爱,不需他人介绍,仅在举行婚礼时,请一证婚人。在农村,男女婚姻自主已普遍实行,但介绍人在男婚女嫁中仍起着重要作用。
提亲 过去选择婚配对象,男女双方家长有一方看中对方,便央媒试问,并通过媒人传话和亲友暗访,互相打听,了解情况。女方要向男方问其人品、年龄、兄弟几人、家产过活、父母为人等全部家庭状况;男方要向女方问其容貌俊丑、黑白胖瘦、针线茶饭、品行优劣、父母家庭等状况。俗语说“择妻只看一人,择婿要看全家”。婚配观念因时而变,但较多地附着政治与经济的因素。如“50年代嫁英雄,60年代嫁贫农,70年代嫁军人,80年代嫁文凭,90年代嫁富翁”,或多或少反映出一种取向。如今,“大相”相克相谐之类;生月是兴是败之说,都不被青年人所看重。但“宁教男大十,不教女大一”的习俗,仍有深远影响。既成婚姻中,男大女小的情况比比皆见。
相亲 一般都是男到女家,少有女到男家的。当天,女家非常重视,要彻底打扫卫生,弄个内外整洁,女孩也要打扮一番,同时邀来姐夫舅子、七姑八姨作陪。相应,也备客饭热情款待。过去相亲,男女双方无缘直接交谈,只是各人留神,互相偷看几眼而已。饭毕临行,由双方父母或家长给男女双方赠钱或礼物,一般当场收下。双方是否同意结亲,后由媒人传话,互通意愿。如果男方不同意,相亲时送的礼物是不退还的,谓之”遮羞钱”、“嚷踏钱”。女方不同意,必须如数退还男方送的礼。男女相亲相中后,女方父母或家长在媒人陪同下,带女儿去男方家“看过活”或叫“看家当”,全面接触男方家庭成员,了解男方家中经济状况。
成事 “彩礼”议妥后,即换帖挂锁,订立婚约。民国乃至以前,都是男方备礼,与媒人同到女家,在灶前将“同心锁”(红头绳系钱币)挂于女子颈间,并交礼换帖。女家设宴招待亲族,表示婚姻已定。解放后,废止换帖订婚。婚事议成后,订婚仪式由男方承办,其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家门父子”、至爱亲朋会亲。过去一般在家里吃酒肉席场和白馍、臊子面;现多在食堂饭店设宴。宴席上,先由媒人和管事人主持,把“彩礼”用红纸封包,放在盘子里,呈于女方家长前,让其收礼。收礼后,两亲家各斟满一杯酒,交换而饮,谓之“换盅”。接着,双方家长为订婚新人互戴“同心锁”,新人互赠订婚纪念品,客人为新人赠送礼物,新人为所有来宾逐人敬酒,边敬酒边有人介绍,认亲戚、认朋友、认女婿、认媳妇。这种订婚形式叫“成事”。
送礼 买卖婚姻沿袭至今,仍未杜绝。清乾隆年间,彩礼约10两纹银、土布2匹;清末至民国时期,彩礼约50两纹银或70块银元、彩布5匹。1950年代,彩礼约人民币300元左右,衣料数身;1960年代,约500元上下,衣料数身;1970年代,700—800元不等,衣料数身;1980年代,2000—3000元,衣料数身;1990年代,5000元左右,衣料数身;20世纪末,有的已高达7000—8000元,衣料数身;进入21世纪,南北二塬,彩礼普遍高达2万多元。一些山区和川区订婚较难,“彩礼”更高,一般近10万元。有的采用“换亲”的办法:一是经济问题,二是塬上姑娘嫁到川里,有留不住的倾向。同时,女方向男方索要的生活用品档次越来越高,如彩电、冰箱、洗衣机、音响、首饰、摩托车等都在所要之列。现今,县城结婚女方还有要楼房的。
看日子 过去“看日子”之前,男女双方要交换“庚帖”,俗称“抄八字”。以便各方兼顾,统筹择吉,选定的日期对男女双方都有利。乡俗说:“过了腊月二十三,娶媳妇不论哪一天”。现在,民间婚嫁“看日子”的习俗仍然传承,但迷信复杂的清规戒律多已被破除。许多人都在“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里完婚。
追节 “追节”就是男方给女方送些衣料、五色鞋面(绸缎尺头)、七色丝线、零用钱等等。“追节”的意思:一是进一步明确表示婆家快要迎娶了;二是送些衣料、鞋面、丝线之类,好让女方及早准备嫁妆。婚期定在上半年,多在“二月二”或“端午”前夕“追节”;婚期定在下半年,多在“七月七”或“八月十五”前夕“追节”。
拜问 婚期选定后,于吉期前三日,男方家长偕同媒人到女家商量事,俗称“拜问”、或“送花布”。男方给女方送花布,其中必须有一身棉衣衣料(里、面、棉)。据当地习惯,凡闺女出嫁,不论春夏秋冬,即使五黄六月,也得穿身棉衣上轿,实在天热不宜穿棉的,兜里也要装团棉花,象征棉衣。有句俗话说:“上轿不穿棉,一辈子都作难”。现今,多穿现成的结婚礼服。拜问时,要为女方家捉一对鸡(公、母各一);还要把为女方制作的花柜抬到女方家里,以备嫁日盛嫁妆。现已废止。当天男女两家主事人坐在一起,要把以前未尽的事宜,说合妥当。同时要互相告知婚嫁事的规模大小、来客多少、轿何时到、各有何求等。
下帖 婚期三、五日之前,要“请客”。一般亲友可以口头相请。婚嫁者父亲的舅家、母亲的娘家,俗称“老、小外(读作“位”)家”,还有干大、媒人这些亲戚友人必须“下帖”相请。
迎娶旧时,当地娶媳妇的“红事”,西北塬上历时3天,第一天娶人,第二天待客,第三天送客;东南塬上历时2天,第一天娶人、待客;第二天送客。讲究繁多,步步有礼,两三天下来,新郎新娘人困马乏,但要硬撑到底。从1960年代起,逐渐改为1天,完毕所有的礼仪。迎娶工具经历许多变化,1950年代前,用花轿,也有用大车、轿车的;1960年代多骑马、驴(公);1970年代坐自行车;1980年代后,始乘坐汽车或其他机动车。过去结婚请吹唢呐助兴,现在请乐队伴奏;过去借桌凳碗碟篷布,现在租用一应物件。吉期前,男方早约定“吹手”、“厨子”、车辆、摄像等。购置肉菜,安排席场。这时把姑、姨、姐、妹都要接到家中,一来亲戚凑热闹,二来帮忙筹办。吉期前一两日就要请总管、定知客。主人把总管和知客请在一起,吃顿便饭,敬杯水酒,就托他们代劳。然后总管对所有知客作以明确分工,并写有《知事单》。“娶女”若干人,抬轿、抬柜若干人,事先约定,明确到人。如今,用车迎送,只把几辆车,大件小件如何装运安排得当即成。当地称“迎娶”、“送嫁”者为“大客”,都是“家门父子”和亲邻中有体面的人。“大客”各是多少,县内各乡镇略有差别。有的是“单数”,取“互配成双”之意;有的是“双数”,取“好事成双”之吉。特别是嫁娶双方各出的一位迎娶、送女的年轻妇女,在选择上更为讲究,未婚的忌用,再婚的忌用,属相相妨的忌用,还有“姑姑不娶,姨姨不送”之说。当地人娶媳妇,讲究贴红纸对联、贴“喜”字、贴窗花,如今,用花束、彩绸、灯盏等装饰新房。老、小外家为新郎“披红”,即两个肩头各搭一条红绸被面,胸前背后呈“×”状。男方迎娶时还要带一只大花公鸡,俗称“押轿鸡”,表示新郎亲迎。迎娶当天下午,老公公要为洞房烧炕;婆婆或嫂子要亲手将核桃、枣儿、花生等干果压在新郎新娘炕上四角里。一村同时两家或几家娶亲,以花轿早回为吉祥。现时婚嫁,在县城往往新事新办,新婚当日完成以下结婚仪式即可:新郎新娘就位;鸣炮奏乐;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介绍人讲话;来宾讲话;主婚人讲话;宴会待客;新郎新娘入洞房;送客。
备嫁 当地称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去的衣物为“陪房”或“嫁妆”。嫁妆多少,量家当而行。过去,女儿长大,父母就得提早为其准备嫁妆。现在市场繁华,物资充裕,衣服首饰、家具电器、化妆用品应有尽有。嫁妆只须届时到市场上购置即可。
添箱 俗称嫁女送贺礼为“添箱”。女儿出嫁这天,亲朋好友、邻里乡党赠礼送嫁。礼品一般为衣服、衣料、被面、鞋袜、帕巾之类。花轿临门前,要把“陪房”全部陈列出来,一则供来客鉴赏,二则让人们知道娘家陪了什么。花轿临行前,收拾整理“陪房”、“添箱”,应归女儿的装入箱柜或包袱。对“添箱”的客人和迎亲的“大客”,女家一并设席款待。比较起来,女嫁相对简单。
上轿 姑娘出嫁当天,要烧纸祭祖。还要“鲜脸”、“摘眉”、盘头、化妆。然后穿上“迎衣”,顶上盖头,换上上轿鞋。上轿时,嫁娘要由一人背着离开家门,送上花轿。送嫁的“大客”中,要有一名嫁娘的兄弟伴行在花轿之旁,叫“押轿的”,防止轿夫嬉戏和嫁娘晕轿;又有一名嫁娘的侄辈小男童装上箱柜的钥匙,表示娘家后继有人,已有未来的“掌柜的”。
迎花 花轿离家门不远,便有“前行”回来报信;轿回来,停在确定的地点,顿时唢呐声声,鞭炮齐鸣,观者如堵。傧相带领新郎绕轿顺转三圈逆转三圈,再向轿门作揖后,由“押轿”人从新娘手中接过一朵小红花,转交给新郎,新郎拿回去压在洞房被褥下。新娘由伴娘扶下轿,足不染尘,到花堂前。
拜天地 一般由傧相唱道: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新郎新娘按此跪拜行礼即可。当地习俗以为拜了天地就成为正式夫妻。
入洞房 新娘入洞房时,一人端着升子盛着铜钱、大枣、核桃、麸子、谷草节,从内向外抛撒,谓之“撒帐”。新娘坐定后,新郎点燃“长命灯”,就是在灯里添清油点燃后放在洞房高处,通宵不息,只能自灭,不能吹灭,象征“长命富贵”。新郎要开启装有新娘嫁妆的箱包,须用钱向送女的“装钥匙”的娃娃手里讨回钥匙,俗谓“赎钥匙”。新娘向伴娘报出从娘家带来的“岁数钱”的数目,然后由男家添补,习俗上是添多不添少,添双不添单。
进门 是指新娘入厨拜灶、“试前程”、做“试刀面”等礼仪。新娘进厨房门时,门楣吊个蒸馍,要求新娘吞一口,象征进门时就有吃的。接着在灶前磕头拜灶神,磕头起来时在地上拾起一双筷子,插在筷篓里,表示正式成为家中一员。拜灶毕,便有人在新娘面前扣三个碗,碗内分别扣有盐、钱、肉,让新娘去揭,以此预测其命运,俗叫“试前程”。“试前程”后,新娘就开始做“试刀面”。面擀好切成,供亲戚本家老少品尝。新郎新娘共同盛一碗,各吃一半,谓之“吃和气面”。
拜大小 新郎新娘先拜祖宗,后向家人、亲朋、邻居长辈磕头。由傧相一人手里端着盘子,按辈分远近、关系亲疏、有先有后地喝礼:“给×××磕头了”。给谁磕头,谁就要在盘子里给新郎新娘放些钱或礼物。拜大小的钱物,夫妻同数均分,以示辛劳共得。过去,当地还有拜庄的习俗。
谢客 婚事办完,设宴席欢送女方“大客”,致谢老、小外家和在事帮忙代劳的“知客”。席坐齐后,新郎新娘在席前磕头恭谢,看酒敬谢。后送其返回。
耍房 即“闹洞房”。结婚三五日内,每天夜里都有人来“耍房”。既有平辈的弟、姐、妹、姐丈、妹丈、表兄、表弟、表姊妹;又有祖、孙辈的男男女女。除了“耍房”之外,还有”听房”、“偷房”的习俗。“耍房”主要是“耍新媳妇”,探试新媳妇的性格脾气、智慧口才和应变能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奇特,打趣取乐。过去有性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今,以新婚男女的朋友、同学欢聚为主。
回门 俗称妇女回娘家为“遨娘家”。当地“回门”新郎不去,新娘由娘家人接送,婆家设客饭款待。头一年的新媳妇,不管那月去娘家,须在月底前返回婆家,叫作“不立月尽”。春节、清明、端阳、七夕、中秋等民间传统节日,不能在娘家度过。“腊月二十三,灶爷上青天”的日子,是新老媳妇“遨娘家”的一堵墙,必须返回婆家,以应灶爷“查户口”。当地头一年的新媳妇,不参加婆家夏收劳动,麦子搭镰时,就回娘家,一直住到新麦归仓时才返回,俗叫“躲忙”,此俗至今沿袭。
送年节 女儿出嫁后,头一年春节前,娘家父母要备衣料、核桃、枣儿、糖果、零用钱之类,前去亲家探望女儿,俗叫“送年节”。此俗至今因之。
庆阳回族习俗
当地回民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同意、双方父母情愿。一般须与同教人结婚。订婚要与女方舅家商议,名曰“作小揖”,必须有证婚人在场。称订婚吃喝为“吃喜面”,男方要付给女方一定数额的聘金。男家到女家议婚期,谓之“送日子”。迎亲与送亲要互赠“份子”(喜钱)。结婚当天,亲友邻里赠送礼钱、礼物表示祝贺。主人家置办筵席款待宾客。结婚仪式由知客主持,阿訇先询问双方是否同意,如果男女都表示愿意结婚,接着由阿訇念“尼卡哈”(主婚经文),最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核桃、枣儿散给亲属,婚礼就此结束。有的地方有闹房的习惯。
来源:正宁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