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牡丹江十大旅游攻略(探溯牡丹江红色旅游的历史基因)

两岸稻香,一江东流。提到“牡丹江印象”,外地人多会脱口而出——“八女投江”。

牡丹江市,一座红色文化之城,一座英雄的城市。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就镌刻着东北抗日联军五军八女英烈的名字。

祖国不会忘记她们,她们是牡丹江人民的英雄女儿。来牡丹江旅游,坐落在牡丹江畔的八女投江纪念群雕,是必去的打卡地,参观者会在群雕前拍照留念,以示自己来过这座“红色之城”。

八女英姿别样红

为了纪念八女英雄,讲好家乡红色历史,更好地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风景秀丽的牡丹江畔修建了八女投江纪念馆。如今,纪念馆每年接待参观者5万多人次,成为宣传展示牡丹江红色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牡丹江十大旅游攻略(探溯牡丹江红色旅游的历史基因)(1)

走进纪念馆,进入三楼展厅,“巾帼英雄”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墙上挂着冷云、李凤善、杨桂珍、安顺福、王惠民、胡秀芝、郭桂琴、黄桂清8名女英雄的照片,仿佛将人们带进了当年的壮烈场景……

1938年9月末,参加西征的抗联五军一师妇女团和四军女战士,跟随西征部队顽强战斗的只剩下以指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同志。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安顺福23岁,最小的王惠民仅有13岁。

冷云等八名女战士随部队在海林境内半砬子截获伪山林警察采伐队的3条木船,渡过牡丹江来到今林口县莲花镇。在确认附近无敌人活动后,部队开进屯里。当地村民知道他们是抗日的部队后十分热情,特意杀了一头猪招待战士们。这是突围以来战士们吃的第一顿饱饭。之后部队继续向东北行走,从小锅盔山绕过刁翎的三家子村,来到柞木岗山下乌斯浑河西岸的老道口。此地距乌斯浑河汇入牡丹江的河口处约6公里。

这支百余人的抗联队伍原打算从这里渡过乌斯浑河,向北经马蹄沟、碾子沟,到依兰县克斯克地区,去寻找抗联二路军总部及五军稽查处。

平时,这里有过河道口,水浅,人马车辆都可涉过,可是经过连绵的秋雨,已是水深流急。望着百余米宽的河面,师部决定先露宿下来,第二天拂晓再过河。

牡丹江十大旅游攻略(探溯牡丹江红色旅游的历史基因)(2)

由于长期攀山越岭和频繁战斗,且给养不足,战士们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有的人鞋子前出“蒜瓣”后露“鸭蛋”。为了御寒,战士们点起篝火,有的烘烤湿透的鞋子,有的借着火光缝补被荆棘扯破的衣服。冷云把王惠民小妹妹搂在怀里,把她两只由于严重缺乏营养而显得枯瘦的小手,掖进自己的胸前暖和着。王惠民童心十足,述说着将要回到军部的欢乐心情。不久,大家相继入睡。

然而,当天晚上,汉奸葛海禄在寻欢作乐的归途中,发现西山河谷中有簇簇篝火。他断定一定是抗联队伍在那宿营,便连夜返回样子沟下屯向日本守备队告密。日本守备队队长立即挂电话向刁翎日寇驻军司令官熊谷汇报。因在这一带活动的抗联部队较多,熊谷也不敢大意,亲自率领30来名骑兵,调集千余人的“讨伐队”,携带迫击炮、机枪等重型武器,趁夜幕悄悄地对宿营的部队形成一个半包围圈。由于搞不清抗联队伍的底细,日伪军一时未敢轻举妄动,只等天亮看清情况再发起攻击。

八女碧血染江河

第二天拂晓,队伍整装待发。

因连日降雨,乌斯浑河水暴涨,洪水吞没了渡河道口。朝鲜族青年参谋金石峰被师部授命下河探路,以便引导八名女战士先涉水渡河。正当金参谋刚刚游到河东岸时,突然,抗联驻地的东南方向枪炮声大作,日伪军开始猛烈地攻击了。在这突如其来的恶战中,五军一师的指战员们边打边撤向西边的柞木岗子密林中。

牡丹江十大旅游攻略(探溯牡丹江红色旅游的历史基因)(3)

冷云看到日伪军紧紧咬住开始后撤的抗联大部队,果断决定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便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她把女战士分成三个战斗小组,隐蔽在柳条通后面,准备与敌人血战到底。七名女战士深明大义,完全领会了指导员的意图,各自操起长短枪一齐向敌群开火。

尾追抗联大部队的敌人,背后突然遭到猛烈袭击,停止了向西的追袭,马上调头转向河边扑来。八名女战士的勇敢杀敌行动,吸引了敌人的火力,分散了敌人的兵力,给抗联大队创造了突出重围的有利条件。大部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潜入密林。

然而,已突围的大部队发现八名女战友还据守在河边,处境异常险恶,便立即返回接应。但敌人已抢占了制高点,并用轻重火力死死控制住山口,而且负伤的战士越来越多。

“同志们,冲出去!”八名女战士目睹这一切,向青山密林齐声呼喊,“保住手中枪,抗日到底!”但是,抗联战士们仍发起了第二次反冲锋,但又没有成功。敌众我寡,硬拼是不行的了,只好忍痛向密林深处撤退。

已被阻隔在河边的冷云等八名女抗联战士,看到她们的主动掩护行为,促成了主力部队顺利转移,使革命力量保存下来,都感到由衷的欣慰。她们互相勉励着争取更多地杀伤敌人,为保证大队安全转移赢得时间。个个视死如归,沉着冷静地向敌人猛烈发射出一颗颗仇恨的子弹。

日伪军被抗联大队甩掉了,就更加气急败坏地一齐向冷云等八女河岸阵地猛扑过来。他们用迫击炮连续向柳条通发射,周围的荒草炽烈地燃烧起来,浓烟滚滚。当敌人发现袭击自己背后的主力部队的原来只是几个抗联女战士,就吵吵嚷嚷地企图活捉她们。

敌人成群地涌上来,端起枪向柳树丛中盲目扫射。八名女战士毫无惧色,凭着准确的枪法、灵活的游击战术,借助浓烟烈火和柳树丛的掩护,打退敌人多次进攻。黄桂清和郭桂琴负伤了,烈焰又使女战士们赖以隐蔽的柳树丛不断缩小,而且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只剩3颗。

“走,过河!活着过去继续抗日,死在河里也避免被俘遭凌辱。”冷云望着战友们高喊。

“对,过河。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女战士同声回答。

指导员冷云带领女战士利用烟雾掩护迅速撤向河畔准备渡河。这时,敌人冲上来了,他们见女战士们聚在一起向河边退去,猜到她们没有子弹了,就哇哇叫喊着跑过来,准备活捉女战士。冷云向敌群投出一枚手榴弹,接着安顺福、杨桂珍也向敌人投出手榴弹。随着3声巨响,八名抗联女战士相互搀扶着,毅然向河中走去。

突然,远处飞来几颗机枪子弹,小战士王惠民身子一震向前扑去,倒了,殷红的血从她左胸涌出。冷云要去抱她的瞬间,一粒子弹击中了肩头,胡秀芝忙去将冷云扶住。八名女战士手挽手,互相搀扶着,继续向河里走去,边走边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侵略者惊呆了,过了一段时间才喊:“打,统统的打!”罪恶的子弹向八女飞来,迫击炮弹在她们身边炸开,溅起巨大的浪涛。

河水奔腾着,八名女战士在炮弹掀起的巨浪中,时隐时现,最后消逝在乌斯浑河中……

八女精神永流芳

山水之间的血泪需要郑重铭记,英勇抗战的精神更需代代相传。

走出纪念馆,参观者向东南方步行百米,便可来到牡丹江市地标式建筑——八女投江纪念群雕。该群雕1988年落成,高13米,长8.8米,采用花岗岩石材雕凿而成,台基上镌刻的“八女投江”四个大字,由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题写。

牡丹江十大旅游攻略(探溯牡丹江红色旅游的历史基因)(4)

雕像中的八名女战士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她们目光坚毅,脚步坚定,走在最前面的是冷云,她手中抱着的是王惠民,身后还跟着两名朝鲜族女战士安顺福、李凤善,另外四名战友也身负重伤。八位女战士彼此搀扶,在敌人的炮火中毅然走向江心。滔滔江水,见证了英雄儿女的不屈与忠诚。

“八女投江”书写了中国抗日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她们宁死不屈,集体殉难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概。以这个故事为题材改编的电影《中华女儿》,震动了祖国大江南北,“八女英雄”的故事被广为传颂。2009年,冷云等抗联八位女战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牡丹江十大旅游攻略(探溯牡丹江红色旅游的历史基因)(5)

硝烟远去,英魂永恒。如今,八女投江纪念馆与八女投江纪念群雕交相辉映,已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形成了牡丹江畔一道靓丽的红色历史风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参观者。

碧血壮山河,英魂永流芳。八女投江的光辉事迹代代传颂,“八女精神”时刻影响、鼓舞、激励着雪城人民,更成为了牡丹江这座旅游城市的红色名片。

来源:牡丹江日报

记者:李 昕、邸兰英

编辑:平 静

审核:付 巍

监制:高长利

,

热门推荐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