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节阿里职级对比(阿里字节再战社交)

编辑导语:社交App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们最离不开的App,但是社交圈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互联网产品了。本文作者就社交App进行了思考,分析了为何兴趣社交屡战屡败,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字节阿里职级对比(阿里字节再战社交)(1)

各位村民好,我是村长。

社交圈里面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让人兴奋的互联网产品出现了,哪怕是最近出现跟着跟风的元宇宙社交产品,做的都极其一般,甚至连十年前的偷菜游戏都不如。

粗略来说,社交产品可以分为五种: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兴趣社交、娱乐社交、商务社交。

除了兴趣社交外,每一个领域里都有一个寡头产品,比如微信、陌陌、soul、脉脉、领英等等。

所以,许多互联网公司也都把目光放到了兴趣社交这个领域,做了很多的尝试,不乏各种巨头加入。

一、微信尝试了,失败了

说到兴趣社交,不得不提到腾讯。

其实腾讯做了两款兴趣社交的产品,也可以叫做功能。

其一是借助QQ开发的兴趣部落,其二是利用微信开发的好物圈(微信圈子)。

但无论是兴趣部落还是好物圈,都没有摆脱关停的命运。

2021年运行近7年的兴趣部落下线,同年6月运行不足3年的微信圈子(好物圈)关闭。

要说起来,QQ也好、微信也罢,其实是最有流量优势的,但为什么就是做不起来兴趣社交呢?

二、阿里、字节接力再战

虽然前面已经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但依然无法阻挡其他玩家想进来分一杯羹。

今年年初的时候,阿里和头条便纷纷入场,推出了自己的兴趣社交产品。

阿里推出的产品叫友啥,从目前的内容来看,更多偏向于好物分享,和微信好物圈一开始的定位有点类似,电商属性更浓厚一点。

字节阿里职级对比(阿里字节再战社交)(2)

字节推出的产品叫识区,整体的产品风格,更像是知识社区。

偏向于意见领袖、兴趣部落、知识博主这种圈子形式,内容交流的属性更强。

字节阿里职级对比(阿里字节再战社交)(3)

所以单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村长看到这两个产品一点都不兴奋。

因为整个产品的理念都比较普通,都能在当下找到类似的产品。

搜狐之前曾推出过狐友,微博有绿洲、腾讯有记、百度有噗。

其实大家去思考一下阿里的友啥,其实脱胎于淘宝里的逛逛,只是增加了话题、群组的功能而已,但有许多场景其实和小红书没差别。

其次是字节的识区,和今日头条上的兴趣/同城小组是很相似的,而平台只是随机增加了一些相似内容推荐。

但若单纯从圈子的角度来看,又和目前市面上做社群的纷传、知识星球差不多。

群主可以自己建立圈子、可以招募会员、收费、分享、打赏、续费等等。

所以,这两个产品,村长都觉得是昙花一现。

三、兴趣社交的市场,真的很大吗

为什么村长说,这两个产品都将会是昙花一现呢?

请大家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兴趣社交的市场真的很大吗?

首先,我们要承认兴趣社交有需求,但有需求并不代表市场规模。

1. 只面向年轻人的兴趣社交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兴趣社交的产品,都打上了一个用户标签,就是针对年轻人的社交产品。

他们以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自己的爱好更感兴趣,更愿意结识兴趣同伴,更有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但有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

其一这一届的年轻人有多少?相比80、90后,00后的人太少了。

其二兴趣社交有多少会变成真正的生产力和消费力,你以为00后的年轻人都衣食无忧,可以有更多时间来聊兴趣、玩兴趣,而实际上多数年轻人在为工作生活奔波。

事实上,多数兴趣社交,无法直接在平台上变成生产力。

2. 陌生人的兴趣圈可持续吗

哪怕是年轻人,有多少人是自来熟的?

好像除了游戏外,有多少人看到别人在做类似的事情,就能主动聊上的?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

当你看到一个圈子的时候,你加入之后,真能得到和你期待的东西吗?

大多数情况,当我们加入到一个所谓的兴趣社群、兴趣圈子时,是懵逼的,是无所适从的,是得不到有价值内容的。

其实要说兴趣圈子,笼统来说,百度贴吧就是最好的兴趣圈子。

从地域、学校、职业、行业等都覆盖了,大家可以随时加入进入。

但除了刷屏获取一些信息外,多半是不存在社交的。

因为在互联网上,大家都不熟悉,又没有人组织,也毫无规律,这样的圈子最多算是一个标签分组而已。

四、真正的圈子都在微信里

所有社交的终点都是微信,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

大家仔细盘点一下,不管你在豆瓣、知乎、抖音、快手、QQ、纷传、知识星球上面认识了谁、加了多少社群,最终能聊得来的,都会回归到微信。

为什么呢?

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兴趣社交,一定是越小越好,越精越好。

1. 圈子越大,全是扯蛋

我相信多数人,选择加入兴趣社群的目的是真的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同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但多数开放性的社群、小组里面的信息是杂乱的,缺乏管理,包括一些所谓的兴趣群,都是死群。

所以这样的圈子,内容质量、社交质量都很一般。

可以肯定的说,但凡是免费的兴趣圈子,最后都会烂尾。

只要圈主、圈子成员有利可图的时候,圈子才有机会做下去。

2. 圈子越小,价值越大

人人都想进大群,人人都活跃在小群。

这句话完美的总结了,为什么许多开放性的兴趣圈子、小组做不下去。

大家想进大群、大圈,是以为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但正是因为大圈信息多,人员杂,无组织导致圈子的内容、资源质量不高,互动率低、生命力极低。

所以最终迫使了很多人,都选择拉小群来交流,审核也好,付费也罢。

网上再活跃的兴趣贴吧、话题、群组、最终有价值的那一批人,都会私下回归到微信群。

各位再次思考一下,自己手上加入的各种名义的微信群、社群、星球,最终活跃的、有价值的是哪一两个?

这就注定了,做这类兴趣社交的产品走不远。

可以下一结论,在新的媒介工具没有诞生和完善之前,做社交类的APP几乎都是徒劳。

哪怕有些产品可以赚钱,但相比微信这样的产品来说,市场份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最后做好了,也还是会被巨头抛弃或合并。

#专栏作家#

十里村,十里村(shilipx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偶尔分享生活,关注电商、科技,新事物。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热门推荐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