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角 旅游攻略(香港北角坐着)
我们从北角出发,乘叮叮车去穿梭美丽的旧日时光。香港的双层有轨电车香港人都叫他叮叮车,因为电车每次启动时、换轨时都会发出好听的叮当声,叮叮车的历史很古老,从1904年起就开始运行了,很多人的记忆里都离不开叮叮车。第一次邂逅浪漫,第一次求职成功,第一次失恋跟朋友倾诉,很多的第一次都在这里发生。
虽然现在的叮叮车上已经被刷上了五颜六色的广告,像是一个个背着五彩斑斓小房子的蜗牛缓缓行驶在历史的轨迹中,留下一条又一条的蜗线。即便如此,骨子里流露的依然是低调的奢华,像是散发着贵族气质的老古董一般。如果想要更好地观景,一定要上到二层,坐在车头靠窗的位置,车里还是跟几十年前一样,窄窄的旋梯、古朴的座椅、不锈钢的扶手,在精心的维护下绽放着一圈一圈好看的时间的光泽,车上的人一般不会太多,手捧一份报纸的一定是有大把时间的退休老人。而利用乘车的时间打盹补充睡眠的,一定是刚加完班的上班族,或者还有那样一些人跟你我一样,怀着这样那样的情愫出神的望着窗外的风景。
叮叮车的车速很慢,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似乎不能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而我却很喜欢这样缓慢的节奏,在旅途中获得一些思考,静静欣赏时光倒流中的香港。喜欢那些接踵而立的破败楼宇和摩天大楼,并肩站在初春艳阳下的画面,无论清晨、黄昏或是夜晚,搭上叮叮车,穿行在香港的大街小巷,绝对是一个足以让时空错乱的美好选择。而北角依然散发着质朴的味道,卖袜子、钥匙扣的小杂货铺、卖糖水的小摊和卖烤番薯的老先生,都是北郊最怀旧的街景。那边的春阳街曾经是福建籍移民居住的地方,不过现在更多的是商铺。错乱的小巷,一眼望不到头,上锈的卷闸门依然紧闭,眼光有些涣散的老人坐在木桌前,想着自己的事,还有身着西装的上班族,步履匆匆地走过,剥离出最浓郁的香港风味。
就在北角,很多越剧名伶都在那里留下过精彩的唱段,很多上流社会的人也都曾来捧过场,算得上是红极一时。不过今天的戏剧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新光戏院面临着歇业的危险,沿着英皇道继续前行,看到马路对面的那家鸡蛋仔了吗?
因为店主坚持现做现卖,所以鸡蛋仔能够外酥内嫩店外的墙上贴了很多明星推荐的画报,也许你还能认出其中的一些人来看过欧阳应霁先生的《香港味道》吗?一本介绍香港美食的书,里面就提到这家,还说到店家独具匠心的在装鸡蛋仔的纸袋上扎出一些小孔,方便出炉的鸡蛋仔散发的水汽顺利排出,保证的口感。当然鸡蛋仔要趁热吃味道更好。
电车叮叮作响,就像是悠扬的汽笛声,要把人带离这些泛黄的旧夜走进繁华的新天地,下一站是铜锣湾--香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叮叮车依然温柔地转弯行驶,看摩天大楼不停擦身而过,总有一种历史与现实交错的恍惚感,蜿蜒的轨道,古老而狭小的车厢,都在诉说着旧香港的故事武警桥下有很多摊位摆着观音像齐天大圣象或是黄大仙象,弹琴坐镇的一般是年运花甲的阿婆,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帮顾客打小人,把小人的名字写给阿婆,他们就会焚香点蜡烛,然后将小人装进纸老虎里,放在砖头上用鞋底拍打。香港人相信这些,希望能够驱走晦气,带来好运。
而每年农历三月的惊蛰时分,打小人的队伍会更庞大一些,桥底下烟雾缭绕,阿婆们打得汗流浃背,鞋声雷动,听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冬眠的蛇虫鼠蚁都活跃了起来,所以要祭祀白虎,镇压他们。小人如害虫,当然也要使劲打压,久而久之救了打小人的习俗。前几年政府也还在桥底的圆柱上加盖了24节气图案的铝板,设置了打小人、专区,红黄的配色,据说也有风水方面的考虑。
然后我们进入湾仔了,我喜欢湾仔的房子豆绿、棕黄、深灰、浅蓝,就像一场风花雪月的服饰会,现在行驶的路段是庄士敦道,看到那边的黄色三层老建筑了吗?和昌大押是香港最古老的当铺之一,从前香港人的生活与当铺脱不了关系,几乎人人都进过当铺,大到一块传家宝玉,小到一件破家袄都可能拿到换钱,如今的和昌大押早已物是人非,被翻修重建成了一些中式餐厅。
我喜欢这样的电车,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待我迅速抽离繁华的街道,穿越过大半个城市,让我看到同一片玻璃外的生活的许多不同面。如果一直走下去,说不定会把你我送到了一个天高云淡的地方,没有拥挤,没有争吵。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的人生旅途还要继续,眼前的香港依然跳跃着快节奏的音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