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坦告诉你音乐的意义(北京国际音乐节向伯恩斯坦致敬)
“半舞台”歌剧《切肤之痛》亚洲首演的余热未过,三台音乐会又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接连上演。前天(10月24日),指挥大师帕沃·雅尔维带领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归来;昨晚(10月25日),青年指挥黄屹执棒中国爱乐乐团,以一场《西区故事》视听交响音乐会致敬伯恩斯坦百年诞辰;今晚(10月26日),著名指挥家余隆将携手马友友、吴蛮、雷佳、丝绸之路乐团和杭州爱乐乐团上演“丝路行”音乐会,为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雅尔维携手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归来
前晚(10月24日),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老朋友指挥大师帕沃·雅尔维再次回归。在保利剧院的舞台上,雅尔维执棒欧洲名团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携手格鲁吉亚女钢琴家卡蒂娅·布妮娅什维利,在长达两个小时的音乐会里接连演奏了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马勒的三首经典作品。
去年,雅尔维曾带领德意志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在中山公园音乐堂连续四天上演了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精湛的技法和“劳模”般的高强度演出给观众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雅尔维是当今古典乐坛最繁忙的指挥之一,也是中生代指挥中的格外受到瞩目的一位,成长于爱沙尼亚指挥世家的他凭借全面的指挥技巧、宽泛的曲目储备深受乐迷喜爱。前几年,雅尔维曾一度同时兼任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不莱梅德意志室内乐团、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三支乐团的首席指挥,眼下在继续领导不莱梅室内乐团的同时,雅尔维还是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和日本NHK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虽然雅尔维在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的任期从2019-2020演出季才正式开始,但他与乐团的合作已然起步。包括北京在内,他们将在亚洲多个城市开启巡演。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成立于1868年,迄今已整整走过一个半世纪。富特文格勒、鲁道夫·肯佩、卡尔.伯姆、汉斯·舒里希特等老一代指挥大师为这支瑞士乃至西欧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交响名团奠定了国际声望,与北京国际音乐节颇有渊源的两位指挥名家艾森巴赫、迪图瓦都曾担任过乐团的首席指挥。在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不仅因为华丽的音色享誉欧洲,还与长年驻扎的苏黎世市政厅(Tonhalle)缔结了 “厅团合一”的不朽传奇。
琉森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伦敦逍遥音乐节……欧洲的音乐盛会上,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的身影随处可见,但在国内,这支名团的登台记录却寥寥无几。1982年,乐团曾随艾森巴赫第一次来到中国,再次访华,就已是29年后的2011年。又是七年过去,这一次做客北京国际音乐节,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带来了最能展现自己演奏水准的作品。
“马勒的《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为数不多的非常伟大的交响乐作品,不只是技法,还有它包含的对人生旅途的感悟,这对所有乐团的所有成员都是很大的挑战。”雅尔维希望能用这部长达70分钟的恢弘作品展现乐团深刻的理解力与广受赞誉的美妙声响——弦乐柔美华丽,铜管辉煌圆融,木管则像是有着天鹅绒般的质地。乐团带来的另一首作品是经典的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担任钢琴独奏的是出生于1987年的卡蒂娅·布妮娅什维利。“我与雅尔维大师合作近十年了,彼此的互动非常默契。每次我还没有开口,他已经能感受到我要说什么,能感受到我会在琴键上弹出什么样的旋律。”布妮娅什维利说。
此外,今年正值法国印象派作曲大师德彪西逝世一百周年。经过北京国际音乐节长达一年的沟通,雅尔维和乐团在曲目单中加入了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以表敬意。
伯恩斯坦女儿讲述《西区故事》的“故事”
昨晚(10月25日),中山公园音乐堂里,电影《西区故事》极有年代感的经典画面一帧帧浮现在大荧幕上:纽约西区喧嚣而脏乱的街头巷尾、托尼和玛利亚之间翻版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热烈奔放的歌舞……黄屹一面留意着剧情的推进,一面借谱架上淡淡的灯光指挥着中国爱乐乐团演奏伦纳德·伯恩斯坦为电影所作的经典配乐,为了配合电影的气氛,乐手们换下平时典雅的黑色礼服,改穿了格子衬衫和牛仔裤。在迎来德彪西逝世一百周年的同时,今年也是作曲和指挥大师伦纳德·伯恩斯坦诞辰一百周年。继上周齐默尔曼以伯恩斯坦所作的《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致敬老友后,北京国际音乐节再次用这场《西区故事》视听交响音乐会向大师遥寄怀念与追忆。
音乐会现场有一位特殊的观众,她正是伯恩斯坦的女儿杰米·伯恩斯坦。“今年全世界有4200多项庆祝活动,纪念父亲的百年诞辰。从去年开始,我和弟弟妹妹就非常忙。”演出前一天,杰米·伯恩斯坦还参加了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和保利剧院举行的见面会,与大家分享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有着这样一位万众瞩目的父亲,“总之,我的童年一点都不无聊。”杰米·伯恩斯坦说。
在杰米·伯恩斯坦的印象里,小时候,登门拜访的艺术家从来络绎不绝。伯恩斯坦的妻子来自南美,是一名演员,也是钢琴家,杰米·伯恩斯坦自小就在充满着艺术氛围的“双语”家庭里长大。从1958年开始,伯恩斯坦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的青少年音乐会在电视上持续播放了近15年,伯恩斯坦因此成为了美国家喻户晓的指挥。“有个同学曾经跟我说,啊,你就是那个‘爸爸很有名的女孩’(famous father girl)吧!”杰米·伯恩斯坦把这几个字用作了自传的书名。“我有段时间想过做流行歌手,因为我的耳力不错,但是大家都明白,家里有爸爸这样一个音乐家,一些东西你是没办法跨越的。”杰米·伯恩斯坦无奈地笑了笑。
提到伯恩斯坦,《西区故事》是永远无法绕过的一环。1957年,百老汇音乐剧《西区故事》上演,它是伯恩斯坦与导演杰罗姆·罗宾斯、编剧亚瑟·劳伦斯受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启发而作,故事聚焦于纽约西区帮派间的爱恨情仇。伯恩斯坦为《西区故事》留下了太多经典的音乐片段:“某些事情正在来临”、“玛丽亚”、“在何处”、“今夜”、“我的感觉真好”、“像那样的男孩”、“一只手,一颗心”……伯恩斯坦很好地结合了严肃音乐与百老汇音乐之所长,在古典音乐的基础上融进了爵士乐、街头音乐与乡村音乐等美国味道十足的元素,做到了真正的“雅俗共赏”。
《西区故事》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将托尼奖等各类音乐和戏剧大奖收入囊中,伯恩斯坦谱写的音乐更是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但殊不知,这时的《西区故事》还有一个“中提琴笑话”。考虑到剧中角色的移民身份,“《西区故事》里运用了很多南美洲的音乐风格,需要很多打击乐器,占了很大的空间。但是百老汇的乐池都很小,没办法,爸爸只能把中提琴全都去掉了。”杰米·伯恩斯坦说。一把中提琴都没有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后来《西区故事》被改编成交响组曲和好莱坞电影。“音乐厅和歌剧院的乐池要大很多,好莱坞也允许加入更多的乐器,中提琴终于回来了。”
《西区故事》还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录音版本,是在1985年由伯恩斯坦亲自指挥,卡雷拉斯、卡纳娃等歌唱家录制完成的。“其实,爸爸当时最属意的,并不是卡雷拉斯。”杰米·伯恩斯坦又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乌龙”:某天深夜,伯恩斯坦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个非常喜欢的男高音,他只隐约记得那好像是个来自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的拉美名字,工作人员以为他指的是卡雷拉斯,马上邀请还在希腊度假的卡雷拉斯赶到美国。伯恩斯坦一听他的声音,才恍然发现坏了,找错人了,而且卡雷拉斯浓郁的西班牙口音让他饰演的“托尼”听起来很像是对面帮派的。“但是来不及了,工作人员动作非常快,卡雷拉斯已经签约了。后来我们才知道,爸爸听到的那个男高音其实是英国人。”
对于《西区故事》这部给予了自己无数荣誉的作品,伯恩斯坦反而有另外一种“不满”。“他总是觉得自己的其他作品被忽略了。”的确,除了《西区故事》,伯恩斯坦还有《天真汉》《在小镇上》等多部音乐剧、包括《焦虑的年代》在内的三首交响乐等许多作品,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电影《码头风云》配乐也出自他的手中。作为指挥,伯恩斯坦同样留下了马勒交响乐全集、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等许多经典录音。伯恩斯坦对后辈也十分关照,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就是他的学生。从小泽征尔“活泼”的指挥风格上,人们总能看到一点伯恩斯坦的影子。“是的,爸爸有时指挥就像跳舞一样。”杰米·伯恩斯坦说,“但这些都是他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感受,他完全都是为了演奏家们,想要带动大家的情绪,很多演奏家告诉我,爸爸的每个手势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
在伯恩斯坦提携过的众多后辈中,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也是其中一位。1962年,7岁的马友友在伯恩斯坦的帮助下,和姐姐一起得到了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出的机会,伯恩斯坦本人正是这场音乐会的指挥。今晚(10月26日),马友友就将与指挥家余隆、琵琶演奏家吴蛮、歌唱家雷佳、丝绸之路乐团和杭州爱乐乐团共同登台保利剧院,为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带来闭幕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