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高考状元的作文(北京高考状元作文绝响)

看到“绝响”二字,就想起了荆棘鸟那凄美的“绝响”。

据某位考生说,高考阅卷组到其学校进行备考指导时,说这篇《火焰中的绝响》是当年最高分的作文了。

十大高考状元的作文(北京高考状元作文绝响)(1)

以下就是这篇状元作文,也可以叫“满分作文”。

十大高考状元的作文(北京高考状元作文绝响)(2)

这部分提到的“校演”、 “老师讲故事”的情节,写孩子们听了故事后的反应,都是伏笔。

十大高考状元的作文(北京高考状元作文绝响)(3)

“充斥”,意思是“充满”,带贬义。文中用中性词“充满”更好。

十大高考状元的作文(北京高考状元作文绝响)(4)

先说说审题。

出题者肯定是想引导学生往正能量的方向走的,比如自尊、互相尊重、坚守、平凡与伟大、责任等,但既然题目中没有类似的关键词,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十大高考状元的作文(北京高考状元作文绝响)(5)

小作者显然看到了不同的色彩。有时候,一件看起来美好或者伟大的事情,其实隐藏着诸多“不堪”,或者有我们不忍说破的“辛酸”。为什么只有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为什么每天要行40多里的路却没有别的交通工具?老计顾及他人的安全,谁又来顾及他的安全?他是否丰衣足食?

于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老计”出事了。“美好”背后的“不美好”出现了。然后,一篇视角独特的文章出来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偏题。

十大高考状元的作文(北京高考状元作文绝响)(6)

再说说主旨。

这篇文章应该取材于多年前的12月8日的一场火灾,那是几百个家庭心中的痛。那场火灾诞生了一个短语“让领导先走”,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有人提起它,尽管这五个字其实依然是个“罗生门”。

文章是带有讽刺意味的。抛开背景故事,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肯定是有的,文章是有现实意义的。它会引发一些或许不是作者本意的思考:谁是应该被教育的一方?生命有高低贵贱之分吗?言行如何一致……

考生这样写,很新颖,也很冒险,但此文处理得很高明,作者把想说的放在了一个故事里面,对整件事没有给出一句话的评价。

十大高考状元的作文(北京高考状元作文绝响)(7)

我们不会鼓励中学生写抨击性的文章,但如果一定要写,就要知道“抨击”不是目的,表达上也要注意分寸,底色要是亮色。

作者真勇敢。这构思,怕是几万人中的独一份。

在写作方面,文章还有很多优点。多处埋下伏笔,后面自然呼应;语言干净,简直看不到一句多余的话;故事和现实、亮晶晶的眼睛和“不复存在”等精心安排的对比突出了主题;巧妙地在文中嵌入材料;小说的主旨含蓄而不晦涩,很高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