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沈阳四季抻面配老雪花 家乡美食鸡架配上抻面

鸡架是沈阳美食江湖的半壁江山

说起鸡架,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公元215年秋,曹操从邺城起兵攻打汉中,汉中太守张鲁战败,逃至巴中投靠刘备。

公元218年秋,刘备起兵进驻阳平关,开始对汉中发动反击,蜀魏之间的汉中战役爆发。

在夏侯渊的死命抵挡下,蜀魏两军陷入僵持状态,曹操亲率大军驰援。

夏侯渊自觉有后援优势,轻敌之下被黄忠破于定军山。要隘被蜀军夺得,曹魏优势不再,双方这一僵持就是数月之久。在此期间,曹魏伤亡人数不断增多,刘备还经常派兵偷袭其粮道,搞得曹操焦头烂额,心中隐隐萌生出退兵之意。

这一日,曹营军中岗哨换防,中军请曹操定一个口令,曹操脱口而出“鸡肋”二字。

这事被号称三国第一大聪明的主簿杨修听说,立刻招呼大家伙儿收拾行李做好班师的准备。

大将夏侯惇不解便问,杨修道,“‘鸡肋‘此物,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就如这关中形势一样!”

后来,杨修因为这事,还被曹操砍了脑袋。

其实,杨修之死,不是因为自作聪明,而是生错了地方,他如果是个沈阳人,就不会觉得“鸡肋”这东西那般无用了,脑袋不也就保住了吗?哈哈,开个玩笑。

这鸡肋啊,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鸡架。

若说沈阳的美食小吃,烧烤占了一半的话,那么另一半的最有力竞争者就是鸡架了。

为什么沈阳四季抻面配老雪花 家乡美食鸡架配上抻面(1)

东北第一城,烧烤自然也是首席

东北烧烤全国开花,沈阳鸡架却一枝独秀

记得在央视纪录片里曾经说过,沈阳每年要消耗掉全中国一半的鸡架,虽然我没找到具体的权威数据,但从感官上来说,我是信服的。

以前小时候没怎么去过外面的世界,从小在东北沈阳长大的我,以为鸡架是一个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美食,直到后来考大学去了外地,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鸡架是只有我们大沈阳才有的地方特色啊。

在外求学四年,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鸡架与抻面。有人这时候一定会说,你们东北最有名的烧烤你不想念吗?说实话,不怎么想,因为感觉烧烤这东西早已名扬在外了,如同兰州拉面与沙县小吃一样,在全国各地生了花,走哪都能吃到,也就不想了。

可是鸡架可不一样,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似乎真的讲究吃这个的,还就只有我们大沈阳了。

为什么沈阳四季抻面配老雪花 家乡美食鸡架配上抻面(2)

鸡架的门派林立,让外行人闪瞎了双眼

在沈阳,鸡架的做法五花八门,甚至可以说是门派林立。

白煮鸡架、红烧鸡架、熏鸡架、烤鸡架、铁板鸡架、油炸鸡架、卤鸡架、凉拌鸡架、手撕鸡架、酱鸡架、糖醋鸡架......甚至口味上,还分甜口、咸口、酸甜口、甜咸口、淡口、重口、麻口、辣口,不一而足,简直是乱花渐入迷人眼,在初来乍到的人只能瞪大双眼、手足无措的份儿。

鸡架其实还是有肉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干瘪无味,加上五花八门的烹饪方法,在沈阳,本来无一用的鸡架被重新赋予了有趣的灵魂。

当然,没有人会一顿饭只吃鸡架的,就如同炸鸡与啤酒是绝配一样,与鸡架天生一对的就是沈阳的抻面。

抻面 鸡架 老雪=老沈阳

沈阳的抻面事业发展到今天,其实算是没落了,当年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年代,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沈阳城,只有老四季、四季等有限的几家幸存者还在勉强支撑着沈阳抻面江湖的有限的那一点面子。

为什么沈阳四季抻面配老雪花 家乡美食鸡架配上抻面(3)

老沈阳人的标配

不过,老沈阳人依然好这一口,那是有目共睹的,随便在一家抻面店里,你都能看到一大群的沈阳大叔,在里面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吸溜着抻面,左右一根烟,右手一瓣蒜,身前还有一大盘鸡架,然后唾沫横飞的与身边人吹着牛皮的样子。

这很市井,也同样是真实的生活。

我是喜欢不定期分享美食、旅游以及好物攻略的小隐,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