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

璩寨玉皇观 ,位于长治县荫城镇琚璩寨村中心。相传,这是明正德年间,刘谨贴身太监贾桂仿皇宫规制而建。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

长治玉皇观,国六。位于长治市上党区南宋乡南宋村中,北依猪背山,南临雄山北麓,西连神山,相传始建于宋代

导航去南宋村的玉皇观,高德地图罢工,改导航去南宋村五凤楼,一导一个准儿。从高平的开化寺开车去长治县南宋村,路真的不好走。不过十公里左右的路,可是需要翻山越岭……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

该观创建年代不详。金末元初进行过大修,明万历四十二年重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亦重修,之后屡有修葺。

五凤楼位于长治县南宋村,是南宋村玉皇观的山门。据说是目前世界上同类保存完好的三座建筑之一,另外两座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日本东京。五凤楼建筑形制非常奇特!其一,从外面看以为是五层,里面看像是三层,实际只有二层。其二,楼内建筑用料竟然有荆木梁、桑木梯。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

五凤楼为玉皇观的山门古楼,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现存属元末明初之风格。

山西真是个奇特的地域,想必千百年前这里曾植被茂盛,到处是原始森林。否则霍州衙署的茹茹木和这里的荆木梁、桑木梯从何而来,没有成百年的生长历史,怎能堪此大用?!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

玉皇观位于山西省长治县城南17公里南宋乡南宋村中,北依猪背山,南临雄山北麓,西连神山。南宋河由南向北沿观东侧顺流而过,注入北宋水库。玉皇观在村中台地之上,坐北向南,现存为一进院,观前新建戏台一座。该观创建年代不详。相传始建于宋代,金末元初进行过大修,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金妆神像一堂,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亦重修,之后屡有修葺。中轴线为五凤楼、献亭、月台、玉皇观;钟鼓二楼位居五凤楼左右,东西配殿、厢房对峙。殿宇高耸,布局规整,古朴深厚。 1962年长治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

南宋村玉皇观的五凤楼山门外墙壁有左右对称的砖雕狮子滚绣球。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7)

五凤楼下前檐四根方形石廊柱排一排。山门东侧柱面镌刻“大明万历肆拾壹年(1613年)五月卅日新添石柱贰根”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8)

玉皇观厚重的山门门板上还有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标记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9)

五凤楼一层空间很大,有楼梯上下可通往五凤楼楼上。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0)

现在使用的楼梯是1992年重修的,原先的楼梯就是那个桑木梯(见图右)。

传说五凤楼是后人纪念玉帝的五个姑娘金凤、银凤、玉凤、彩凤、翠凤而建。这五貌美如花姐妹羡慕人间的生活相约下凡。当她们走到南宋村时,被守天神发觉禀告了玉帝。玉皇大帝传令要她们五姐妹即刻返回天宫。五凤抗令不从。玉帝勃然大怒传令天兵天将押解五凤回天庭。五姐妹宁死不返,玉帝无奈命雷神霹死五凤。五凤躯体化作凤凰山永久留在人间。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1)

现代人眼中的五凤,琴棋书画全能,容貌秀丽端庄。古人造就的五凤楼,砖砌木架,外形巍峨大气。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2)

五凤楼穹顶八角藻井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3)

五凤楼上北望献亭的琉璃脊饰,明代琉璃几百年依旧美艳!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4)

玉皇观座北朝南,只有一进院。中轴线上有五凤楼、献亭、月台、玉皇殿(凌霄宝殿)。五凤楼东西有钟鼓二楼,玉皇观内还有东西配殿和厢房。五凤楼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资料上说现存建筑属元末明初风格。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5)

玉皇观的献亭所在台基很高,护栏素面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6)

献亭四角柱为方形抹楞石柱,石柱上雕有龙、凤、卷草、花卉等图案。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7)

献亭歇山顶,殿内设八卦藻井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8)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19)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0)

献亭内有一处断梁,堪称奇特,至于为什么还真难倒专家。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1)

在后殿即凌霄殿前有月台,在这个位置看献亭,献亭变成了重檐。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2)

献殿亭两侧有东西配殿。东配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殿内供奉文曲星也叫文昌星;西配殿形制和规模同东配殿一致,殿内供奉佛教的三世佛和罗汉们。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3)

凌霄殿前月台宽阔平整,面积与大殿相仿。为香客信士敬神拜叩之地。凌霄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4)

大殿那一串串密致排列的斗拱叫人咂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十三踩斗拱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5)

介绍上说是目前国内出跳最多的,十三踩,比北京故宫十二踩还多一个。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6)

明代的琉璃脊饰也不错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7)

殿内主尊玉皇大帝,另有四大天王护法,玉帝左右有胁侍和宫女各两人。这些塑像和五凤楼内的五凤同属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补塑的。鱼和先生去时正巧有打谯的,场面很郑重。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8)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29)

五凤楼正南面有个新建的乐楼,坐南朝北,与五凤楼中间隔个广场。乐楼南面的山顶上有的新修的道观高阳庙。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0)

玉皇观东侧有四御宫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1)

四御宫山门内新塑哼哈二将。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2)

四御宫内正北有斗母宫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3)

四御宫并行的东侧有新修的东花园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4)

东花园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5)

南宋村玉皇观周边还有好几处古迹,孟家高楼就是其一。孟家高楼介绍上说是明代建筑。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6)

南宋村村口路西有座关帝阁,介绍上说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阁下面的这条通道曾是村子出行的必经之路。

南宋村在村头建了座崭新的牌坊(上图右中),规模不小,只是少了古建筑耐看的韵味。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7)

古桥建在进出村里的必经之地。桥头的石狮身子扭曲,也许不愿看护古桥,所以回身望着关帝阁。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8)

关帝阁外形看可不像南北朝时期的,明清时期倒有可能。这里没有开放,想必里面别有洞天。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39)

铁将军把门!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0)

鱼发现个奇特之处,关帝爷竟然骑马在城楼上。难道是观风景?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1)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2)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3)

南宋村一级村路,直通五凤楼。那辆白颜色的车子就是我家铁狗四毛。这条路也是去璩寨村的路。该和南宋村说再见了,璩寨村还有个玉皇观,现在去那里瞧瞧。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4)

去璩寨村玉皇观的路是个坡道,坡路尽头向西侧张望,就能看到建在高岗上的玉皇观。走到玉皇观脚下时,被映入眼帘的一道数丈高的石墙惊骇。举头望去是建筑在其上的钟鼓二楼和“九龙一凤照壁”。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5)

璩(音渠)寨村原名“凤凰村”,明朝时村西璩姓人家在江南经商,财势极大,将村名易为璩寨村。璩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模范村”。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无盲村”。八一电影制制片厂还将璩寨村的先进事迹拍成纪录片全国播放…… 璩寨村现存古迹有玉皇观,贾府中医世家,黄家大院,贾桂古宅,张家大院,许家大院,车家大院,天主教堂等,大多是明清建筑。还有作家赵树理在璩寨村住过八年的故居。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6)

璩寨玉皇观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碣及题记记载,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道光十二年(1832 年)屡有重修。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清代建筑。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山门、正殿,东、西两侧对称有钟、鼓楼、廊房、夹殿、配殿、耳殿。正殿建在高0.7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屋面,梁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构架,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下昂。四椽栿为自然圆木,元代风格明显。庙内存清代重修碑2通,碣2方。该庙为研究晋东南地区的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摘自百度)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7)

“九龙一凤照壁 ”在钟鼓二楼之间。这堵照壁由三组构成,中间一组高大,两边两组稍小,照壁正背两面各镶嵌着由黄绿两色琉璃制成的四条龙。另外在照壁的屋脊上还镶嵌有一条龙和一只凤,故称为“九龙一凤壁”。如果你细致观察,就会发现这九条龙造型别致,神态各异,色彩斑驳,活龙活现。屋脊上的凤凰也是雕饰精美,栩栩如生,展翅欲飞。在照壁背面龙图周围的方砖上还刻有“庙貌森严”、“树建规模”、“屏成景象”、“云峰四绕”、“水树千重”等诗句。全国的九龙壁都是九条龙大小一致,一字排列,唯有琚寨的九龙壁上的九条龙是大小不一,八龙加一龙,九龙加一凤,就不能不令人称奇。(摘自百度)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8)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49)

这个贾桂乃璩寨人氏,本想光宗耀祖,于是斥巨资重修玉皇观,没想到刚建成钟鼓二楼和“九龙一凤壁”,就被人奏本皇上,说贾桂私造宫殿,有谋反之嫌。皇上派人彻查此事,来人将“九龙一凤壁”回奏皇上,贾桂逾制僭越被抄斩。璩寨玉皇观也因此草率收工,形成现在的格局。这传闻有鼻子有眼的,让人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0)

玉皇观前院的东厢房现为景区管理办公室,西厢房为“赵树理故居”陈列室。赵树理(1906年-1970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山药蛋派创始人。1952年至1960年这段时间,曾多次来璩寨深入生活,寻找创作素材。并据此写成了《锻炼锻炼》、《五里坡》等小说。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1)

度娘说,璩寨玉皇观原来并无正门,是在前院的东厢房南侧开有一个小门进出。后来重修玉皇观时,在观墙的正面,修了石梯,人们才拾阶而上作为“正门”出入。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2)

山门内有两通石碑,上图中的那通碑是积善之家碑,看不清年款。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3)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4)

这通残碑好像是功德碑,有捐资人及捐资金额,年款同样看不清。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5)

玉皇殿左右有耳殿,分别是眼光殿和关帝殿。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6)

凌霄殿前有月台,和南宋村玉皇观相类。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7)

凌霄殿前月台台基下有宋代古柏残根。两棵古柏同毁于1937年。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8)

凌霄殿对着的就是被辟为山门的偏殿。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59)

东西两侧有配殿,菩救殿和文昌殿。其中文昌殿内刚有香客上香离开。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0)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1)

玉皇观大殿外墙壁上嵌有一大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玉皇殿的碑刻

玉皇观大殿外墙壁上嵌有一大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玉皇殿的碑刻,开头为:“北璩寨古号凤凰村,铭诸钟鼎非无据也,山环水绕,堂局明净,精鉴者称为善地也……”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2)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3)

离开玉皇观,鱼望着赵树理故居,一些关于他的陈年往事涌上心头。1967年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赵树理是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标兵”》,赵树理被押着游街示众,其间被打断肋骨,又被推下批斗台跌断髋骨。1970年6月23日被“隔离审查”,9月17日继续接受批斗,20日赵树理开始绝食。22日下午牢房里的他突然病危,23日凌晨辞世,终年64岁。1978年的阳光他看不到。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4)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5)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6)

璩寨村古民居很有味道,鱼和先生连走了两家。就在上图这个位置,一位婆婆端着饭碗在外面吃饭,看到鱼说什么也要让鱼去她家吃饭。无奈之下,鱼拉着先生逃了。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7)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8)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69)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70)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71)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72)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73)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74)

长治太行水乡古村落(60晋行长治)(75)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在长治县南宋村和璩寨村访古,下期长治上党门、观音堂再见!

有关链接:

山西省长治县玉皇观位于城南17 公里南宋乡南宋村中。五凤楼为玉皇观的山门楼,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现存属元末明初之风格。楼前,场地开阔,平整宽敞。御道、踏跺铺墁规整。雄雌狮各一,分别蹲卧于踏道两侧,显得威武雄壮。 五凤楼广深三间,平面近似方形,五重檐外加围廊。红墙绿瓦,高大雄宏。出檐深邃、四角翼飞,寓意五凤展翅之意。楼下前檐施廊柱一排,四根方形小抹角石柱排列整齐。明间东侧柱面镌刻“大明万历肆拾壹年五月日新添石柱贰根”,西侧镌刻“乡约秦安之、社首米时柒,王三锡”等楷书题记。楼外各层,斗拱支檐,不用明柱。每层用转角铺作四跺,楼座铺作十二跺,每跺斗拱七铺作单抄双下昂,昂呈琴面式,二、四层为虚层,三层四檐支出平座,与楼内二层楼板齐平,为一实层。 楼内荆木大梁,前后贯通,桑木独梯,刻制踏阶,可攀踏至楼上。四根圆形通天木柱直达屋顶,顶部八卦藻井,斗拱迭涩,垂莲吊挂,木作构件十分精制。楼顶琉璃脊兽完好无损,吞口、行龙、飞凤、人物、花卉等形象生动,制作精细、色彩艳丽,均出自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匠师韩进才、韩建才、裴永安之手。五凤楼二楼额枋背后和底层大板门背后均有清乾隆、嘉庆年间重修的题记与刻记,保存至今,实为可贵。

献亭位居五凤楼之后,是中轴线上第二座单体建筑,广深一间见方,前后踏跺齐备,青石砌筑的须弥式亭座之上,安装着栏杆,栏板和望板,镶接严实,精制华丽。柱头由四根大额枋连贯呈井字型,敦厚稳固。檐下四周斗拱密致,异角九十度分别出四道昂,琴面式昂嘴细长消瘦,燎檐柃搭交于老角梁下,角梁延伸较长,翼角起翘,飞檐凌空。亭顶单檐歇山式,满覆琉璃,九脊十兽装饰精美,屋坡平缓,檐部微微升起,具有曲线柔和之美感。 亭内四面透空,抹角梁上置八角藻井,斗拱层层叠磊,支撑屋顶负荷,即显得庄重典雅,又不失玲珑精巧之效果。四周四根方形石柱,粗犷挺拔,精雕细刻,柱面雕刻龙、凤、卷草、花卉等图案,线条流畅,技法洗练。尤其是后檐柱上,雕刻着佛家人物,释迦牟尼双手合掌,端座于莲台之上,肩部起佛光,迦叶、阿难分侍两肋。道观中有佛教人物,说明了明代在民间的宗教信仰已三教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宗教文化已深入民间。 玉皇殿是观内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单体建筑。殿前月台宽阔平整,平面布局与大殿广深尺寸相近,是旧时专为香客信士敬神拜叩,瞻仰帝像的场地。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580厘米,进深三间,通进深903厘米。单檐悬山顶。檐下四周及殿内均用方形石柱,柱形由下至上略有收分,侧角升起显著。柱间由立栏、平板枋相连。前檐柱头科十一踩斗拱五下昂,明间补间科出四十五度斜昂,次稍间补间科与柱头科踩数相等,唯栌斗形制略有变化,后檐柱头科五踩斗拱双下昂,里转双抄,只出华拱,不用昂。明、次、稍间补间科斗拱与柱头科相同。 殿内实施斗拱一跺。梁架裸露,四椽栿对后单步梁,相交于金柱斗拱之上。梁上用驼峰、合踏、角背、蜀柱,支撑二架梁、平梁及上下脊檩。屋顶琉璃脊兽、筒板瓦作,黄绿琉璃相间,色彩鲜艳,捏烧精细,是上党地区明代琉璃艺术之代表作品。

京剧中所指的五凤楼,可能同北京的午门有关。明代午门为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中为九间重檐正楼,两侧各有两座阙阁,共五座楼阁,行如凤翅,俗称"五凤楼"。剧内常以“五凤楼”比喻为朝廷。其实不然,午门共有五个门,只有皇帝一人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宫时走一次,殿试考中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来时可以走一次,他人只允行侧门。另在日本南禅寺有一三门(日本三大三门之一),位居京都五山之上,,号称「天下龙门」,上层则称为五凤楼。此建筑完工于1628年,但整座南禅寺原建筑可能仿中国唐代禅寺。

宋代杨大年的《杨文公谈苑》有“五凤楼手”的典故,“韩浦、韩洎能为古文,洎常轻浦,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缚草舍,庇风雨而已。予之文,能造五凤楼手。’浦闻其言,因人遗蜀笺,作诗与洎曰: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溪头。老兄得此全无用,助尔添修五凤楼。”宋辛稼轩的《鹧鸪天·梦断京华故倦游》便用此典,“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

有关链接内容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