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

张村乡位于沁水县西南向15公里处。这里有传承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有闻名三晋的鹿台山香岩寺,有造型古朴大方的刘家沟石拱桥,有保存较为完好的老鹳岭摩崖造像等。张村乡历史厚重,文化灿烂,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自古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为如今张村乡境内的景点留下千古佳作,仅赞美鹿台风光的诗作多达30多首。张村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乡,这里不仅有着独特的风光,最重要的是还有着山川的灵气,来到这里必然会让你不虚此行,感受不一般的风景和人文气息。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2)

鹿台风光

鹿台山,位于张村乡冯村村境内。据《山海经》记载:鹿台其山,以台拱叠为山,雄立群山之中。山中有鹿,常年嘶鸣,故名曰:鹿台山。

鹿台山钟灵毓秀,山势峥嵘,迤逦东南,叠嶂起伏,主峰海拔1463米。遥望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鹿台山风光旖旎,俨如天然公园,因寺庙冠以其名,世世代代被邑人奉为神圣之地而顶礼膜拜,也成了文人墨客的必游之地。明代户部尚书阳城王国光受沁水西文兴柳遇春之邀,游历鹿台时,留有《游鹿台山》诗云:

曲径攀崖登鹿台,天下胜景小蓬莱。

星云月夜林中静,仙乐自空天宫来。

天池如镜镶山嵩,石泉叮咚半山中。

嫦娥闻声月伴舞,迷恋人间忘返宫。

清代的郑琬,沁水蒲弘人,在《过鹿台闻仙乐》诗中是这样描绘的:

寻胜披荆上鹿台,云烟飘渺宛蓬莱。

天风吹下笙箫韵,可是缑山子晋来。

一曲霓裳月下闻,山鸣谷应夜初分。

徘徊欲觅知音侣,鹿倚长松鹤倚云。

郑畹将鹿台仙乐比作神仙王子晋的笙箫声,比作唐玄宗在月宫听到《霓裳羽衣曲》,对鹿台仙乐赞叹不已。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阵阵松涛,是经历千年历史沧桑的倾诉;潺潺流水,是对流逝岁月的记录;篇篇诗文,是对鹿台无限风光发自内心的赞美。

近几年来,张村乡借助山西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东风,深挖资源潜力优势,突出“太行人家·如画沁水”“国学康养旅游小镇”主题,迈出了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如今,鹿台山,已取得了“全国森林康养基地”的牌子,被列为了“全市百村百院开发项目”,不仅设立了鹿台山文化研究会,还推出了诸如“舞蹈、汉服秀、抚琴”等一系列活动,实时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目前,鹿台山已设立“国学讲堂”“鹿鸣茶社”“墨香书画院”“鹿台药泉”“国药医养中心”等有品位有格调的康养旅游项目,将形成一个集避暑纳凉、品茶论禅、观星看月、修身养性的高端康养基地。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3)

鹿台积雪

鹿台山最独特的景观,是山巅积雪春夏不融,风光奇异,因称鹿台积雪,列入沁水古十景之一,沁西群山,葱郁森秀,独鹿台山高峻危拔,万山之中,一点独白,仿佛超世脱俗,高洁不染。明代陈熙《鹿台积雪》诗云:

鹿台别有一乾坤,六月如蒸雪尚存。

借问山间花鸟信,四时何日是春温?

其实不用借问,沁水向来有“四十里寒冰地带”之称,气候较寒,春来较晚,尤其是沁西,多高山大谷,山风阴冷。旧时的沁水,舜王坪夏日积雪不融,东乌岭夏日积雪不融,鹿台山亦夏日积雪不融。如今全球气候变暖,鹿台山、东乌岭、舜王坪积雪夏日不融之景已不复存在,但沁水气候依然夏日凉爽如秋,春花姗姗迟绽,六月方才开放,明代诗人杨子器《鹿台积雪》即如此写:

香嵓寺景似天台,万岫千峰拥翠来。

雪满寒崖春不解,直从六月见花开。

王徽为明代应天(今江苏南京)人,明英宗天顺年间进士,授南京刑科给事中。成化年贬官贵州,辞官家居,十年后的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复官陕西左参议。沁水李瀚曾长期居官南京,与王徽相近,特邀王徽沁水做客。他们在游鹿台山时已是六月天气,但这里依旧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飞珠溅玉,天地一色,一种脱胎换骨似的清新雅韵扑面而来。这对生长在南方的王徽来说,除了惊讶,更是震撼。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鹿台积雪》一诗:

层峦叠嶂郁苕荛,六月山中雪未消。

往来行人遥望处,只疑岩壑是琼瑶。

张村有河名曰芦苇河,源出鹿台山。《方舆纪要》,芦河在沁水县南,源出鹿台山,流经阳城县东十八里,合於沁水(沁河)。芦苇河从鹿台山上流下来,像一匹烈性的马,在峡谷里,腾空飞蹿。流经芦坡平缓地,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小河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小河更白了。绿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小河更绿了。小河镶嵌在绿色的田野上,是那么柔媚。源源不断的河水,两岸迷人的景色,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卷,它充满着诗情画意,有谁不为之陶醉呢?因此,古人留有“茫茫一片芦苇荡,不知城郭在何方。芦苇风吹波浪滚,芦絮飞扬如雪霜。”的赞美诗句。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4)

庙宇文化

庙宇不仅是以神灵为中心营建起来的宗教场所,也牵扯到既有民众的宗教生活,也有他们的世俗生活。然而,宗教之所以能在民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不在于它的宗教生活,而是宗教的世俗化。因此,庙宇在民间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张村乡境内主要寺庙有:鹿台寺、石圣寺、青林寺、老管岭摩崖造像、南板桥玉皇庙、冯村五谷庙、肖庄大庙等。每一个村都有着许多神的传说,每一处寺庙的背后,都深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5)

【鹿台寺】 鹿台寺位于山岚深浓的鹿台山腰,与张村乡冯村村郝家山自然庄毗邻。庙宇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

据《泽州府志》记载:东汉时期,两名西竺僧人历游中原名山大川后,来到鹿台山,发现山中有一天然崖洞,洞内香气四溢,芳馨浓郁,百转回肠,便将所携带的佛经圣卷藏于此洞,故鹿台寺最初称为香岩寺。西竺僧人在此修行数年后,将藏经处绘制成图,带回洛阳白马寺留存,后返西竺。公元148年,东汉恒帝刘志(年号建和)二年,白马寺主持安世高在翻阅经书时,发现鹿台山藏经图,亲自到鹿台山香岩寺取走经书,用20余年的时间将其翻译成95部115卷。从此鹿台山香岩寺便名扬天下,遂后历代高僧在此宏扬佛法,庙宇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每年的三月三庙会,信徒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焚香拜佛,香烟缭绕,人流如潮,其场面宏大,成为泽州方圆里佛教界的一大盛事。

鹿台寺的前身为香岩寺,自古有之,始建于汉,鼎盛于唐宋。鹿台寺一进三院,前院是戏楼及僧、俗休憩之所,中院是大佛殿,后院是千佛殿和罗汉堂。寺内建有山门、天王殿、观音殿、祖师庙、龙王庙、地藏殿、罗汉堂、大雄宝殿、千佛殿、藏经阁、念佛堂、塔林、斋堂、客堂、磨坊、廊房、禅房等。

据碑载清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千佛殿,中院重修于乾隆四十年,乾隆五十年维修千佛殿一院,清嘉庆二十四年重修。经历代修建,雕梁画栋,雍容典雅,金碧辉煌。楼阁殿堂塔柱建筑群落布局有序,是一处享有盛誉的佛教圣地,其气魄恢宏、庄严肃穆的气势一直持续到建国初期。

1953年,沁水县城大规模扩建,不惜将鹿台寺全部拆除,将大量的木材、石材、砖瓦拉回县城它用,一座声震三晋的名寺就这样毁于一旦。只留下一些破砖烂瓦,残垣断壁。一块块横卧在草丛之中的石碑,虽然大都破损,但那雕工精美、线条流畅、形象丰满的龙形图案依旧清晰可见。碑首中间的佛像雕刻,虽然已经被人砸坏,然而依旧掩饰不住雕工的细致。面对此景此物,实在令人伤痛。石碑虽然无语,却听到了它们深沉的哀鸣之声。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6)

【石圣寺】 石圣寺位于张村乡张村村西。寺院原为两进院落布局,现仅存后院,主要建筑为正殿。此寺创建为唐代,明清多次重修。

石圣寺前院毁于何年不详。现后院南殿已撤毁,现存有正殿、东西耳楼,东西厢房。正殿建于石砌台阶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单檐悬山顶。廊檐斗拱粗壮,共七组,拱有斜抹,单下昂。前檐施四根方形石柱,础作鼓形。屋顶琉璃脊背,十分精美,脊为麒麟宝葫芦。正殿前砌一组矮砖花墙,东西两边各有五级石阶通道。

正殿东西各有三间耳房,二层饰有楼杆。东西各有十余级石阶,可达东西耳楼和东西厢楼。东西厢楼上下各十几间,下层无柱,上层顶六根木柱,饰有楼杆。

寺外门口有一石经幢,经幢高4米,径约50厘米,八角形,经幢座刻莲花,项盖上刻滚苏宝顶,身刻佛,还有陀罗尼经,并有线刻供养人像。年号未见,按文字推断为唐代。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7)

【香林寺】 香林寺位于张村南岭,有着160多年的历史,虽说此寺知者甚少,但寺庙建筑保存比鹿台寺,石圣寺要好的多。香林寺近在咫尺却为什么鲜为人知,百思不得其解。查阅古今县志、沁水百科全书、沁水佛教史料蒐编等,均未查到有关香林寺的只言片语。

香林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据寺内石碑记载,始建于清咸丰三年至八年。寺庙一进两院,前院已毁,仅存后院。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南殿、两侧分为东西耳殿、东西厢房。

山门前施二根方形石柱,柱础雕有狮子,上托三组木拱装饰已毁。正殿据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单檐悬山顶。廊檐斗拱粗壮,共七组,拱有斜抹,单下昂。前檐施两根圆形石柱,础作鼓形。殿门顶方书有“明心见性”四个大字。

南殿结构为两层,前檐施方形石柱两根,面阔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皆为楼房。正殿西耳房外墙上镶有一块石碑,记载了香林寺历史与由来。

寺外山门东侧有棵年代久远的古槐,树干粗壮,枝叶茂密,顶如华盖。虽历尽沧桑,却毅然苍劲挺拔、生机无限。

槐树下路边散落着两块石碑,一块为大清咸丰六年觉灵和尚圆寂之碑,另一块是大清同治八年寺内主院立碑,由于碑面磨损严重,具体内容已无法辨认。其寺庙因年久失修,大部建筑危危可及,只有山门柱础经典的狮子和寺内石刻见证着当年的繁华。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8)

【老鹳岭摩崖造像】 老鹳岭摩崖造像位于张村乡堡头村悍峪东北老鹳岭山腰,开凿于老鹳岭北坡黄沙岩体上,分布面积为13平方米。造像呈东西走向,东西一字排列,共有2龛。西龛分上下两层。上层尖拱龛,高1.18米,宽1.5米,内雕一佛二菩萨二金刚,一菩萨一金刚已毁,佛像高0.5米,座高0.4米,龛内风化比较严重,现仅存马驼经书等内容;东龛为尖拱龛,龛内正中为坐佛,两侧为菩萨弟子各一尊,脸庞宽阔,浓眉大眼,头发齐肩,略显卷曲,有着明显的西域相貌。佛后饰有背光,背光两侧雕有飞天,佛像高0.77米,佛座素面。整体雕刻形象逼真,形态各异,有的宁静端庄、和蔼可亲;有的金刚怒目、气魄雄强;有的雕刻细腻,技法娴熟。有较高的历史和考古研究价值。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9)

人文景观

张村乡拥有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境内不仅有古石桥、石牌坊、古庙宇、古戏台等人文景观,还有社火、戏曲、鼓书等民俗风情资源以及木雕石刻等风物特产。近几年来,张村乡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正逐渐建设成为“如画沁水”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0)

【文化墙】为进一步营造乡村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张村乡在改造提升和最美村落项目建设中,将文化墙列入规划建设,使文化墙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主阵地,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处处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一幅幅内容不一、风格各异、妙趣横生的田园画、山水画,一条条富含哲理的谚语、村规民约,一个个“道德模范”“标兵户”“新乡贤”等乡村光荣榜和村情村史小故事以文化墙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榜样模范人物、村规民约等内容,以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深受群众欢迎。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1)

【石牌坊】 在鹿台山山间岭坳的郝家山村,村口有一石牌坊,名为“郝氏功德牌坊”。由于长期的风剥雨蚀,牌坊早已残破不全,但两根饱经风霜的石柱,依旧昂然伫立,见证着曾经的辉煌。

明末清初,郝家山有位姓郝的老中医,治病的手段非常高明。但他并不挂医师牌子,也不标榜他会治病,只是有缘遇着他,他才露一手,他不露便罢,他一露就是‘妙手回春’使病人马上霍然痊愈。

相传,清朝阁老田从典,阳城东关人。其夫人在京城因坐月子不幸病故,便让心腹老管家领家丁士卒一行数十人,拉着夫人的尸体千里回来安葬。在途经郝家山村,因山高路远,人困马乏,便在鹿台驿站中途歇息。没想到正巧被这位姓郝的老中医看到,他发现棺椁下面有鲜血,滴滴渗在土里边,便不加思索,断然肯定地说:“此人有救”!同行的兵卒官人诧异地瞪大眼睛,亲属子女亦全都跪地叩拜求救,老管家心急如焚地说:“赶快开棺,救人要紧”。

说时迟,那时快,送灵柩的兵卒迅速打开棺椁,郝老中医先是为病人输入真气,然后用大把的银针扎向不同的穴位,最终病人缓缓醒来睁开了眼睛,苏醒过来。在场的家丁士卒,无不为之称奇。返京后,老管家立即向田阁老报告了夫人路上遇救的好消息,田阁老欣喜若狂,将此事禀报了皇上。后又在郝家山修建了气势非凡的石牌坊,以志铭其功德无量。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2)

【寡妇桥】 寡妇桥位于张村乡刘家沟。是一座桥身造型古朴大方,单孔石拱桥,呈南北走向。两桥的基座以两岸山石为基,凌空而架,颇为壮观。潺潺流淌的小河从桥下轻轻而过,河水清澈如镜,蓝天白云映入水中,远处山峦起伏,山村和古桥相映成趣,这里的一切犹如世外桃源般让人心旷神怡。

石桥建于何年不详。但因特定的人文传说而知名,有的因其悠久的历史而称奇,有的留下一段美好的传说或一则传奇的故事,令这座古石桥充满人文色彩。

传说,这座桥是一位寡妇所建。很早很早以前,这条河每年都要发大水,山洪爆发起来,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奔来,势不可当。不知有多少人因过河被洪魔吞噬,多少牲畜、财物被洪水卷走,人们望河兴叹,愁肠百结,欲哭无泪。

刘家沟有一农夫,先后娶了四个媳妇都被洪水冲走了。在娶第五个媳妇后,有天陪着媳妇回娘家。在返回途中,忽然下起了大雨。过河时,正巧洪水顺着山沟冲了下来,夫妻使劲拉着手缓缓前行,结果还是被卷入水中。在挣扎中,农夫用尽全力把媳妇推出急流,而自己却被洪水冲走了。媳妇沿河找了三天三夜才找到了丈夫的尸体。媳妇成了寡妇,哭得死去活来,立志攒钱修桥。

为了攒钱修桥,寡妇白天下地干活,夜晚纺线织布,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数年后,开始寻名师,访工匠,全部心血都用在了修桥上。寡妇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周边村的人,他们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大家齐心协力帮助寡妇实现了修桥梦。就在石桥竣工庆典之日时,寡妇却由于劳累过度,永远离开了人间。为了纪念她,乡亲们便把这座桥命名为“寡妇桥”。

寡妇桥的修建与传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如果对“寡妇桥”再进行适当的修缮,结合全域旅游的开发,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3)

张村乡地理优越,生态优良,风光独好,文化灿烂。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还有极其丰富的宗教、诗词、曲艺、民俗等文化内涵,历史上像李瀚、王国光、王徽、杨子器、田从典等名人大家都曾为其挥毫泼墨,驻足流连。尤其境内鹿台山景点,更是因为沁水古十景“鹿台积雪”而闻名于世。除了满满的诗意,这里还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森林覆盖率达85%,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有“天然氧吧”之称。将成为国学传承和佛学禅修为一体的全国一流康养度假旅游示范小镇。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到张村,来一个充满诗意的生态养生之旅。(王扎根)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4)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5)

鹿台国学康养小镇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6)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7)

七彩冯村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8)

板桥古村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19)

石圣寺石经幢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20)

香林寺

长治市沁县旅游景点排名(山西沁水旅游景点系列)(21)

鹿台寻古

来源:沁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