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武汉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是武汉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以来首次接受国家复审。按照“以复审促提升,以提升惠民生,视复审为创建”的方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建设健康武汉,全市明确32个专项整治任务和牵头责任部门,纳入全市年度绩效管理重要指标,落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在各区、各部门通力协作下,全市上下抓重点、攻难点,全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苏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武汉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取得阶段性成果)(1)

汉阳区弘桥小学校园内,学生们了解、学习健康66条的科普知识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苏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武汉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取得阶段性成果)(2)

汉口江滩,万人签名,拒绝烟草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苏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武汉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取得阶段性成果)(3)

健康生活方式科普讲座吸引了常青花园社区居民踊跃参与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苏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武汉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取得阶段性成果)(4)

汉口四维路某网吧卫生状况良好,无人吸烟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苏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武汉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取得阶段性成果)(5)

唐蔡路生鲜市场整齐干净,无占道经营行为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智慧城管实现智能化垃圾处理

武汉市、区全面推进智慧城管建设。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北斗空间定位等新技术,已建成并实现了建筑弃土运输车智能化管理系统、生活垃圾运输处理智能化系统、餐厨垃圾智能化管理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等子系统的功能。全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业街周边、窗口地区等重点区域严格标准,实行“1米作业法”,确保车行道、人行道、花坛绿化带等本色率90%。

全面推行“垃圾不落地”,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对全市环境卫生管理和存量垃圾治理等项目提出了明确规划。实行主次干道、窗口地带清扫保洁工作“两个全覆盖”。新建地埋式垃圾收集站100余座,垃圾清运实行密闭化作业。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市上下打造无烟环境

落实市政府签署的《中国控烟伙伴—无烟城市项目承诺书》,创建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企业,全面推进武汉市无烟城市建设国际合作项目。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率先开展控烟工作,将控烟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绩效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开展“拒绝第一支烟”的控烟教育,各学校将控烟教育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都结合世界无烟日开展控烟讲座,通过签名、作文比赛等形式开展“拒吸第一支烟”活动。开展“无烟出租车”创建活动,有效地推进出租汽车行业禁烟工作。

七成以上菜市场达到标准化

加大对市场周边乱搭盖、乱停乱放、乱泼乱倒、乱吊乱挂、乱贴乱画、占道经营、公厕管理、环境卫生等脏、乱、差现象治理。加强市场周边环卫设施配套及维护,增设环卫设施及垃圾容器。完善垃圾收运体系,保证农贸市场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全密闭。加强“门前三包”管理,垃圾筒配置率100%。

临时便民市场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对在正规农贸市场或规范占道市场辐射半径1公里范围内的早夜市、摊点群,就近迁入农贸市场或规范市场内,保证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全市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的农副产品市场比例超过70%以上,中心城区集贸市场禁止活禽宰杀。

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达标

制定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及考核办法,对全市95个城中村、38个城乡结合部开展集中整治,整治达到预期效果。完成“城管革命”进农村三年目标任务,大力开展以清垃圾、清立面、清水源、清公厕、整占道、整焚烧、整堆放为重点的卫生大扫除、大清理、大整治,消除卫生死角,改善村容村貌,农村环境卫生总体质量进一步提升。推进“清洁村湾”达标验收工作,1913个村全部达标,4个区达到省农村垃圾治理验收标准。

“五小”单位卫生总体达标

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工作。全市共有各类公共场所单位10503户,从业人员68000人,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亮证经营,从业人员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店、小歌舞厅、小旅店等经营资格合法,室内外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措施落实,清洗、消毒、保洁、通风、照明和排水等设施和各项卫生指标基本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全市“五小”单位总体整改达标率维持在创建成功时的95%以上。

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确保安全

武汉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全市食品药品监督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情况检查处置率达100%,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市政供水、自备供水、居民小区直饮水管理规范,供水单位有卫生许可证。市政及自备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构筑公共卫生健康防线

从世界通行的衡量人群健康水平和卫生工作状况的几项基本指标看,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上升到2016年的80.84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保持下降趋势,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继消除丝虫病后,我市又相继消除了碘缺乏病和疟疾,白喉、流脑、乙脑、出血热、麻风病等疾病发病率已降至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范围以内,我市近年来没有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没有发生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城市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公共卫生健康防线。

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全市共有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6个,省级示范区5个,通过持续推进,我市中心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已全部覆盖,基本建成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城市。按照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全市精神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康复体系、救助体系建设,武汉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推进有序有力有效。武汉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黄陂区健康管理、武汉市青少年视力防控健康管理3项工作经验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暨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分享。

病媒生物防控通过全省评估

武汉市爱卫办加大对全市病媒生物防控力度,协调各成员部门、各区、各单位,狠抓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定期督导通报、排名,使全市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政府组织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机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针对区域内危害严重的病媒生物种类和公共外环境,适时组织集中统一控制行动。武汉市鼠、蝇、蚊、蟑密度控制水平,通过湖北省除四害先进城区考核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