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赣州于都经济能超过南康区吗(赣州于都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厉害)

赣州于都经济能超过南康区吗(赣州于都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厉害)(1)

前天520全网都在秀恩爱

空气中都散发着甜甜的味道

不过打开于都人的朋友圈

却是另一种画风

于都这座小城市获得了全国的关注

大家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自豪

因为已经2200多岁的于都

一路开拓进取留下的瑰宝实在太多了

1

长征出发地

于都是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是赣南第一支红色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红县之一和巩固的后方基地;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也是从于都开始的。于都人民为支援红军长征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扩红参军、借谷征粮、捐木架桥……当时长征于都有1.6万余人参加,其中1万余人牺牲在长征的路上。

赣州于都经济能超过南康区吗(赣州于都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厉害)(2)

中共苏维埃时期,于都是筹钱筹粮最积极、出人出力最踊跃、受灾受难最深重的县份之一,当时25.5万人口的于都,支前参战人数超过十万。

为支援红军长征渡河,于都的群众自发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甚至老人寿棺等一切可用器材都捐献出来,在60里长河段架起了5座横跨水面的浮桥,于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2

六县之母

于都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

赣州于都经济能超过南康区吗(赣州于都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厉害)(3)

赣南,古称南赣。于都地处南赣之东,在南赣立县最早,地域最广,人口最稠密,农商最发达,而境内的贡江又为赣江之源,因此被称为“南赣之首”。西汉古邑之于都,其地占今赣南一半,包括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和寻乌六县,也是于都之外的六县,都属于西汉于都分划分成立的,因此于都被称为“六县之母”

3

风水圣地

于都作为形式派堪舆术的发祥地,风水祖师杨救贫(杨筠松)的归宿地,崇拜风水的习俗十分普遍。

堪舆术分为形式派、理气派两大派流。杨救贫为风水术形式派开山祖师,世称杨公,杨仙、杨太伯公,唐僖宗朝国师,官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历事。杨救贫逝世后,其风水术由首席弟子于都曲洋人曾文辿等传承并发扬光大。于都许多楼牌、桥梁、庙宇、宗祠、住宅均为杨救贫及其弟子勘定风水,如宽田乡管氏宗祠即为杨救贫代表作。

赣州于都经济能超过南康区吗(赣州于都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厉害)(4)

于都人笃信风水,有“一福两命三风水”之说,凡是建新房、圆坟、迁祖坟前都要请地理先生寻觅风水宝地,谓之“看风水”。而于都人把请地理先生帮忙也叫做“请地理”,为死者营造坟墓,为祖先骸骨迁坟叫做“做风水”。

如今,北门街仍有部分地理先生继续传承着先人的风水术。

4

客家方言

于都方言作为于都人的母语,是于都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保留着大量中原古韵的同时,又兼容并蓄吸收了赣方言、闽西客家方言粤东客家方言的语音、词汇。因此同中有异, 乡镇之间、村落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异。于都是赣南地区最大的纯客县,作为赣南客家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于都方言可谓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不知道你小时候是否听过这首童谣:

《月亮公公》

月亮公公,揩担水桶

揩到庙前,懵懵懂懂

倒了一头,唔晓轻重

赣州于都经济能超过南康区吗(赣州于都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厉害)(5)

5

唢呐之乡

唢呐是一种常见的吹奏乐器,于都唢呐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早在一千多年前,于都民间便“鼓手举手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一般于都人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盖新房、庆丰收等活动都要特意请上唢呐乐手热闹一番。唢呐不仅张扬着于都人蓬勃向上、欢乐喜庆的个性,更是成为了于都客家文化的名片。于都唢呐《公婆吹》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饱蘸浓郁的乡情。

早在1929年毛主席在于都东门沙坝召开了万人大会时,于都唢呐《公婆吹》就曾大显神威,后来,红军长征离开于都时,又是于都唢呐手们吹着《十送红军》、《得胜曲》等《公婆吹》曲目依依难舍地欢送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万里长征路的。

如今,于都唢呐公婆吹已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于都可以诉说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西汉初始的文化古韵,到现代经济发达的都市感,既有看不腻的山水古迹又有现代时尚的商业街广场。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在谈起这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时,都为这样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于都,感到无比骄傲!

来源:于都青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