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迎新网(江苏师范大学迎新网官网)

池暝池暝 2023-04-15 03:36:01 82 阅读

2020年江苏师范大学新生开学入学须知指南和报到时间

一、新生9月6日报到,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报到的,须凭有效证明向我校教务处学籍科(电话:83403058)请假,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未经许可逾期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请及时登录 江苏师范大学 迎新系统(网址为http://welcome.jsnu.edu.cn,将于8月10日左右开放),补充个人信息并确认是否订购床上用品;还可通过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下载安装“微哨”系统(移动校园)了解校园信息。

江苏师范大学迎新网(江苏师范大学迎新网官网)

各类信息系统均以校园卡卡号(即数字校园“师大通行证”)作为用户名,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六位。 为方便学生,校园卡管理中心在新生校园卡(饭卡)中预充了50元。预充的50元将在9月17日从校园卡中扣除,请务必在扣款当天保证卡内余额不低于50元。 三、新生报到时须带下列证件及有关材料1.新生入学通知书和本人身份证。

2.徐州市(包括市区、所辖县)新生一律不办理户口迁移;其他地区新生根据自身意愿迁移户口,若自愿迁至学校,需带户口迁移证。 3.党、团关系介绍信: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由当地县、市级党委转出,徐州市的转入 江苏师范大学 党委组织部,徐州市以外的转入中共徐州市委组织部。已办理团员证的新生,报到时自带团员证即可;尚未办理团员证的新生,须由基层团委开具团组织关系介绍信直接转入基层学院团委。

党、团材料与组织关系介绍信同时转入。 4.凭我校新生入学通知书到有关中学、单位领取本人档案(高中毕业生的《高中学生学籍卡》;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学生学籍登记表卡”;已参加工作考生的人事档案;各类获奖证书、登记表;党、团员志愿书和组织介绍信;其他有关材料。考生纸质档案应与电子档案相同项目栏的内容完全一致),办理入学手续时统一交到所在学院。

四、为了方便外语学习,建议新生自备一台能够接收短波调频的收音设备(我校大学英语学习和考试专用频道为FM74.4)。为便于课外实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生如家庭经济状况允许,建议自备一台有摄像功能的数码相机。 五、乘火车者可凭录取通知书购买学生优惠客票。

六、在规定报到时间内,学校分别在徐州火车站、徐州火车东站(高铁站)及汽车南站设立新生接待站,下车后到“ 江苏师范大学 新生接待站”接洽。 1.传媒与影视学院、语言科学学院新生报到地点在 江苏师范大学 云龙校区。自行来校者,可从火车站、汽车总站乘2路或19路公交车,汽车南站乘20路公交车,到汉园宾馆站下车;火车东站(高铁站)乘72路到奎园西门站下车后换乘19路公交车到达。 2.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新生报到地点在 江苏师范大学 泉山校区。

自行来校者,可从火车站、汽车总站乘19路、11路附线公交车,火车东站(高铁站)乘72路公交车,到 江苏师范大学 泉山校区下车;汽车南站可乘20路公交车在 中国矿业大学 站下车后到马路对面换乘19路、11路附线公交车到达。 3.文学院、法律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测绘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俄学院的新生报到地点在 江苏师范大学 贾汪校区。自行来校者,可从汽车总站、火车站、火车东站(高铁站)乘26路公交车到 江苏师范大学 贾汪校区下车;汽车南站可乘72路到火车东站转乘26路公交车到达。 七、为了学生及时、顺利报到,确保银行卡内现金的安全,我校将从8月25日开始划扣学费等费用。

具体缴费办法和标准请查看《 江苏师范大学 新生缴纳学费须知》和《2015级新生收费一览表》。教材费用以新生入学后实际领用情况据实结算。 经济上特别困难的学生,请尽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体检费和军训物资费为学校代收费项目,请在入校报到前将这两项收费款项存入校发中行卡中。

八、关于新生床上用品订购的说明 根据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苏质技监发[2008]111号)要求,为方便新生入学、减轻家长负担、保证用品质量、有利公寓管理,学校在省教育厅和省纤维检验所联合认定的具备高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保障能力的厂家中,招标采购了一定数量的床上主要用品和一个多功能安全插座,供新生自愿成套订购,每套总价680元。详细品种、规格、质量与价格见附表。请2015级新生注意以下事项: 1.学生床上用品不统一配备,学生自愿订购。

如果愿意购买学校为你准备的成套用品,请务必通过学校迎新系统网上订购;如无法通过学校系统网上订购,请于8月15日至8月31日前拨打电话订购,并将床上用品款(680元)存入银行卡。 订购电话:0516-83500081(请说明:录取通知书编号【校园卡卡号】、学院名称、姓名)。 工作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2:30——5:50。

2.凡订购床上用品的同学,在报到时不需自行领取,只需领取钥匙按清单查验即可,学校后勤服务人员已将您的物品放入房间。 3.未订购的则视为已自行准备。凡自行购买絮棉制品的,要到正规厂(商)家购买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杜绝黑心棉进入校园。学生公寓床铺内径尺寸:长约1.95米,宽约0.85米。

如学生自带床上用品可参照学校招标用品的尺寸。 4.为保证用电安全,凡不认购卧具的同学可在入学报到后在学生公寓购买学校招标采购的多功能安全插座(39元/个),也可到正规商家或报到后到学校教育超市购买正品的多用插座。杜绝劣质插座、电器进入宿舍。

附表: 品名 规格 质量要求 价格 备注 三件套 枕套 (0.7×0.4)m (缩水后尺寸) 全棉印花,纱织30×30×78×65,符合江苏省DB32/T525-2010合格品标准和《国家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标准;色牢度≥3,经纬断裂强力≥220,压边、含烧毛工艺,被罩长边一侧开口、布带系口,印字号。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 168.00 两套 床单 (2.0×1.1)m (缩水后尺寸) 被罩 (2.1×1.5)m (缩水后尺寸) 枕芯 (0.6×0.35)m 涤纶短纤维,重量≥0.65公斤(含外包装布),符合江苏省DB32/T525-2010标准。 18.50 一只 盖被胎 (2.1×1.5)m 4斤 棉胎等级为一等品,外包涤纶白纱布(纱织30×30×20×18),行缝机梅花行缝。

棉胎符合国家标准《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GB18383—2007)及《梳棉胎》(GH/T1020—2000)标准。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 94.20 一条 (2.1×1.5)m 6斤 133.20 一条 垫被胎 (2×0.9)m 4斤 棉胎等级为一等品,外包涤纶白布,行缝机肆行缝。

棉胎应符合国家标准《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GB18383—2007)及《梳棉胎》(GH/T1020—2000)标准。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 94.20 一条 床垫 (2.0×0.9)m PP真空棉(涤纶短纤维),中间用海棉(厚。

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江苏师范大学迎新网(江苏师范大学迎新网官网)

一、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江苏师范大学 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http://jwc.xznu.edu.cn/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江苏师范大学简介 江苏师范大学 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的苏南军区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第一任校长。

1956年学校暂名“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无锡师范专科学校筹备处),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

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

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 江苏师范大学 。 在学校发展史上,有著名汉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授,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地理学家罗其湘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占地2047亩,校舍面积81.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1亿元;图书馆藏书284万册。学校设有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另设有独立学院科文学院。

现有63个本科招生专业,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服务于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11个学科门类。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近二十万名毕业生,一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 江苏师范大学 校友活跃在海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领域。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5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几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9项(其中特等奖3项),首届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项、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11个。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6部、省级优秀精品课程48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45部。

获得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获得“中央支持地方财政专项”46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1个,省级在线开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学校被教育部、国家语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唯一一家“经典诵读教育”学科(领域)培训机构,获评“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现有专任教师1560人,教授29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3人)、副教授61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54%,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比例38.1%。目前我校有“*”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专家5人,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人入选中国科学院“*”,江苏特聘教授9人;双聘院士量级人才11人,“*”、国家“杰青”量级人才50人;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人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1人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4人入选“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12人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8人为省“双创计划”人才,21人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05人次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57人次入选省“青蓝工程”;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团队20个。 学校注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现有6个省优势学科、12个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部省级科研平台30余个。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42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8项(重大项目8项、重点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0项。

在SCI/EI/CPCI/SSCI/AHCI/CSSCI等索引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366篇,其中SCI一区、二区Top等期刊论文370篇,在Science、Nature、PNAS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进入“中国内地高校Top100”,2016年位列54位,江苏省内高校第8位,全球高校排名第428位。2017年,学校入围US News 2018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23。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2项,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6项。

“中国留学生与民国社科发展”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在“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体系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智库成果,2篇智库报告获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9篇智库研究报告获江苏省领导批示。形成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高级别的科研项目、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学校积极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彰显。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形成“十五年一贯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牵头成立淮海经济区乡村卓越教师教育联盟;获批开设淮海经济区首家雅思考点。与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宁夏中卫、内蒙古满洲里等地方政府建立了校市战略合作关系;与徐州、连云港合作共建 江苏师范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建立校地共建载体平台、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基地180余家。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组建 江苏师范大学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师范大学 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学科性公司。

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立师大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股权投资、科技服务等创新业务探索。作为苏北地区唯一的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17获批江苏省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学校主动发挥服务功能,不断为推进校地、校企深度合作,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积极努力。

学校加快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发展。作为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