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民间艺术(川北灯戏仍广为流传)
川北灯戏是盛行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域古老的汉族歌舞小戏,明清以来,灯戏频繁演出于川东北的宽广山乡,至今延绵不绝。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当地汉族民间生活,现有剧本200余个;唱腔麯牌分正调和花调两类,来源于汉族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圣谕调及端公调;扮演以(丑)、(跩)、(笑)为特征,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技艺。由于它生擅长民间,反映的是民间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情味,因此为山网民众所喜闻乐见,并称之为“农民戏”、“喜乐神”。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阆中是川北灯戏的故土,每当乡村收获时节,灯戏艺人在田头或院场点亮写有“五谷歉收”、“繁荣昌盛”等 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繁华特殊的灯戏来。农民们看见红灯高挂,便打起灯笼火把,从五湖四海赶去看灯戏。竹枝词《看灯戏》云:“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川北灯戏的内容,多取材于汉族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喜剧多、悲剧少。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有浓厚的喜剧颜色。
川北灯戏由花灯歌舞展开而来,其中包含有川北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同时又汲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麯调。它有板式变化的正调类唱腔体系,也有麯牌联缀的唱腔,如《裁缝偷布》一剧,其唱腔就是由【安定年】、【金纽丝】、【银纽丝】、【卖鲜花】、【跌断桥】、【十里墩】、【花背弓】等麯牌连缀成的。板式与麯牌联唱也可综合运用于同一剧目中。川北灯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胖筒筒”、胡琴,演奏时发出消沉憨厚的“嗡”音,所以又叫“嗡筒筒”,除此以外还有花灯锣鼓等,后又逐步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川北灯戏的扮演中融进了民间舞灯及木偶、皮影、杂技等技巧,用以描写人物、表现情节。
传统剧目有《回门》、《请终年》、《借亲配》、《竹篮记》、《李龙打店》、《李达打更》、《拔钉》、《芦花记》、《亲家母上轿》、《赶隍会》、《访友》、《假报喜》等。1984年编排的《丈母娘上轿》、《闹隍会》,获四川省会演创作一等奖,并到北京演出。
传统的川北灯戏的演出是晚上在院壩、阶沿中止的,观众是农民,他们提着灯笼火把,围起场子观看,使戏场汇成一片灯的海洋。演出场地中心高悬一盏异常耀眼的主灯,四角配置画着花、鸟、走兽、人物或书有“五谷歉收”、“六畜兴隆”、“繁荣昌盛”、“祝贺发财”字样的鲜艳耀眼的彩灯,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呈现的龙灯、狮灯、牛灯、或蚌壳灯,不只是道具,还是精巧的民间工艺品,也是剧中的角色。观众看灯戏演出叫“看灯”,演员演灯戏叫“扮灯”。台上台下灯相辉映,演员观众交融无间,群众欢腾,蔚为壮观。
川北灯戏从可考的清干隆展开至今,已有200多年,其诙谐诙谐的扮演和颇具特征的胖筒筒音乐至今仍深受四川北部、东部及重庆等地宽广百姓的喜欢。今天,在川北地域、川东地域的嘉陵江沿岸川北灯戏仍广为传播,成为中央民间艺术一道亮丽的风光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