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夏星伴月明水环山初遇(日坛公园春分朝日)

中国传统曲目《百鸟朝凤》,以唢呐演奏,洋溢着春天喜庆祥和的气氛。它以奔放热情的旋律用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欢腾情景,表现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抒发了美好欢乐的心情。位于朝阳门外的日坛原名朝日坛,是明、清两代帝王朝拜太阳神的地方,500年前曾演绎着如百鸟朝凤般热烈的春分朝日仪式,成为北京城春日里独特的文化景致。

羲和御日 以主天地四时

浩瀚的宇宙,神秘莫测,古往今来充满了未知与遐想。先秦道家典籍《文子·自然》记载:“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先民将无限时间与空间结合造就了“宇宙”的概念,无古无今,无始无终,贯通着道家的哲学智慧。在先人所构筑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带来光明与温暖,也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关于宇宙中太阳的来历,《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神话传说中,日神羲和诞下十日,以主天地四时,阴晴晦明。洪兴祖《楚辞补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即太阳运行,是由日神羲和驾着车子载日在天空巡迴。又一说是有飞鸟托载太阳在空中飞行。《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日之出入,皆载于乌。”这一点,还可以从文物中得到证明,在陕西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残片上,有乌鸦负日纹,表现的是一只乌背负着太阳在展翅飞翔。到后来,这负日飞行的乌进入太阳之中,成为日中的三足金乌,后人附会为日精,成为汉代的神话,在汉画像石中留下“日中金乌”的图景。

太阳神随着人们对太阳的直观崇拜而产生。在古代,人们观念里将太阳神化,赋予神灵的面貌后,对太阳神的祭祀便盛大而热烈,言之不足故歌咏之。

《楚辞·九歌·东君》是古代楚地的祭祀乐歌,祭祀对象是东君,也就是太阳神。诗歌各章歌辞之间的连接承转极其自然,在轮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贵、雍容、威严、英武,那高亢洪亮的声乐恰如其分地演绎出光明之神的灿烂辉煌。《楚辞》以诗歌的形式叙述了太阳神东君出自东方,照临扶桑缓缓登程,夜色逐渐出现曙光,乘驾的龙车发出雷鸣般的声响,云霞做成的旗帜舒卷飘荡。太阳神向天空上升,因眷念故乡而行进缓慢。太阳神在空中看到降神娱神的场面,受到欢迎而降临坛场。接下来则描写迎神场面的盛大,群巫对东君的赞美,以群巫共舞来表达祭祀者的热情与真诚。

在浪漫的楚地,祭祀东君太阳神的仪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神间如诗如歌的礼赞。这一仪式一直延续至清代。明、清两代帝王在皇城北京筑就了日坛——以建筑的语言构建了人神之间沟通的桥梁——择良辰吉日迎接东君的神坛。

春分朝日 以昭大明之神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习俗中最主要的是祭日,《礼记》云:“祭日于坛。”自周代开始,皇家会在春分这天举办大型朝日仪式,祭祀太阳大明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俗历代相传,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这种定位,将这一节气的祭祀仪式和大自然时令匹配融合得恰如其分。

祭神很庄重,择日须谨慎,选址更为重要。北京是一座古都名城,坛庙园林的遗迹比比皆是,彰显了中国祭祀礼仪的鼎盛。旧时北京有九个坛,即社稷坛、祈谷坛、圜丘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太岁坛、先蚕坛,都是明、清两代皇帝的祭礼场所。其中,朝日坛的命名与成语“百鸟朝凤”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古时期,华夏部落认为太阳与鸟都能悬空而动,因此太阳与鸟的关系甚密。凤是鸟中王,凤又居日中,百鸟朝凤,也就是朝日,于是人们便以鸟为图腾,崇拜太阳。明代时,盛行建专坛以祭日。现在的日坛是明世宗朱厚熜于嘉靖九年(1530年),敕命在朝阳门外建立的,次年三月竣工。日坛内的殿堂建筑于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落成。日坛建成时,坛面用红色琉璃砖砌成,以象征大明神太阳,是一种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布置,到清代改用方砖铺墁。在日坛未建成之前,祭祀太阳都是在天坛圜丘外从祭。明隆庆元年(1567年)以后,北京日坛正式成为明、清两代帝王、大臣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的固定祭祀地点。

初夏星伴月明水环山初遇(日坛公园春分朝日)(1)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春分的卯时(上午5时至上午6时59分)正是太阳升起的时间,皇帝要一大早起来去祭祀太阳。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来到北门内的具服殿休息,然后更衣到朝日坛行祭礼。朝日坛在整个建筑的南部,坐东朝西,这是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东方行礼的缘故。

明代皇帝祭日礼仪周密,据明代北京都邑志《天府广记》记载:“祭用太牢、玉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祭日时,皇帝身着大红祭祀服饰,手持朱纸朱书的祝版,所用玉器、礼器、布帛也一概为赤色。赤为太阳之色,在庄严热烈的气氛中,皇帝向大明之神祈祷,彰显了天子与黎民诚惶诚恐的敬慎之心。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献、终献、答福胙、撤馔、送神、送燎等九项仪程,也很隆重。

清晖观日 以赏曲池胜春

日坛历经480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的日坛已经告别了祭日敬神的时代,1955年被辟为日坛公园,所有古建筑修整一新、气派雄伟,景观熠熠生辉。日坛公园内现存九处明清皇家祭祀文物古建筑、一处马骏烈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一批新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景秀丽的江南特色景区景点,如“牡丹园”、“清晖亭”、“曲池胜春园”、“祭日壁画”、“西南山水”、“玉馨园”等。北区皇家古典园林的古朴典雅与南区亭榭山水的秀丽风光相映生辉。

日坛祭坛坐东朝西,因此西门也正是坛座的正门,从西门内可一览坛内建筑的华丽。进西门前行约60米,便是日坛有名的西天门。此门并不宽大,但建筑极为考究,虽为砖石结构,但布局和工艺精细严整,造型鲜明独特。四翼角的线脊上都塑有蹲兽,显示出昔日皇家坛庙的尊贵。穿门而过,是通往祭坛的笔直大道,也是旧时迎送大明神之路,日坛主建筑——祭日坛就在这条路的尽头。

初夏星伴月明水环山初遇(日坛公园春分朝日)(2)

整个祭坛占地面积近8亩,外围红墙环抱,油松、桧柏烘托。坛身共分东、西、南、北四个门,门洞都以汉白玉筑成,称棂星门,因为西门是正门,所以有三个门洞,其余均为单门。在祭坛北门路东有一处古树掩映的院落,院内三间大殿,雄伟庄严,这是平时安奉大明神的地方,被称为神殿。神殿的院墙外以北,有座重檐方亭,名为宰牲亭,是专为皇帝祭日宰杀牛、羊、猪等祭物的场所。在亭的西边还有一道门,门的西北才是今存的乐器库、棕荐库,此门与祭坛的北门遥遥相对。库房的西侧原有一座方形钟楼,现在那道门与钟楼都已倒塌无存。钟楼的西北是与西天门建筑结构完全一样的门,称北天门,保存至今。过去皇帝祭日,经北天门出入。世事更迭,今天这一建筑作为一处历史遗迹依旧矗立着,辉映着昔日神秘庄严的色彩。

在北天门西南,坐落着一处方形院落,这是由正殿、配殿构成的具服殿,为皇帝祭日时休息和更衣的地方。建坛之初,此殿原在祭坛西棂星门的南侧,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认为:日坛具服殿旧址建于坛南,临祭时必经过神路始至殿所,似与诚敬之仪未协。于是乾隆七年(1742年)具服殿移建至坛西北角。它的前楹联:“重帘祥风护,中衡瑞采凝。”中楹联:“迎气肃斋,明光承离照;顺时钦敬,授典著寅宾。”匾额为“明禋炳曜”,均为清乾隆帝所书。

初夏星伴月明水环山初遇(日坛公园春分朝日)(3)

日坛,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级古建筑和古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同时,作为一座人民公园,坛内因地制宜,增添许多新景点。

祭坛西南建成的一座大型彩陶壁画,艺术地再现了古代帝王和百姓祭日的情景,“夸父逐日”和“羿射九日”的神话也描绘于画面上。

同时,园内东南处又新建了“曲池胜春”新景,它取意“仙人以葫芦盛水济世活人”的神话传说。池中石雕的天鹅展翅欲飞。池的北岸建有纳凉小亭,古香古色,池中游鱼悠闲往返,池旁假山灌木,绿柳环抱,情趣无穷。西南景区湖畔倚建古色古香的水榭、画舫、小园亭,湖南北架以曲桥、拱桥,湖边围绕蜿蜒迂回的小路,可谓一步一景致,一处一珍奇。山上春晖亭高耸绿茵之中,游人登临此亭,可以一览日坛全貌,心旷神怡。

近年来,日坛公园注重文化建园,大力发掘日坛祭祀文化,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公园与朝阳区文化委员会和朝外街道办事处合力打造了每年“春分文化节”特色品牌活动,并从2010年开始举办清代祭日表演、太阳文化展等文化活动,并且每年清明节及七一节,公园利用马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及传统清明节民俗文化的宣传活动。

酬神社日 以祈丰年余庆

《北平风物类征》一书引《燕京岁时记》说:“春分前后,宫中寺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大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而普通百姓,便去东直门外的太阳宫,或各大小土地庙了。民间则不乏社戏、玩立蛋、荡秋千、放风筝等很有趣味性的民俗活动,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特质,因此得到百姓广泛接受而延续至今。

清《天咫偶闻》中说:“太阳宫进香,人家以米糕祭日,糕上以彩面作鸡形。”普通百姓,春分朝日时,必要以太阳饼为祭物。这种太阳糕,制作极为简易,将米面团成面团,擀成薄薄的小圆饼状,五枚一层,最上面驮着一只面团捏成的小鸡。这大概应了“日中金乌”的神话传说。

初夏星伴月明水环山初遇(日坛公园春分朝日)(4)

春分前后是春社日,此时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桃红李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民间有祭社神祈求丰年的活动。社神就是土地神。各地在这一天要演戏酬神,称为社戏。此外,这天要以社糕、社酒馈赠亲友,祭祀土神,并设宴待客。一些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春分已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农人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稿赏;祭祀百鸟,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也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春分时节,阳气渐壮,人们应顺养阳气。人们运动调养方面,应利用生机盎然的好时机,多做户外活动来对抗“春困”。清人高鼎《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这是宋人李石在《续博物志》提出的放风筝养生原理。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也说:“儿童放(风筝)之空中,最能清目。”说的就是春分时节老北京放风筝的民俗活动与益处。春分时节,辽阔的碧空中,五彩缤纷的沙燕儿放飞着属于北京无限精彩的梦想。

来源:北京杂志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