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兴过年风俗习惯(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

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

从腊月开始,旧时的汉源人就忙着准备过年的事宜。这个月,可见大一点的儿童开始扯提簧、小一点的幼童开始拉响簧,大人们开始忙着清除房屋的尘垢垃圾。

腊月初八,煮腊八粥。以各种各样的米、豆、粟、菽果实和倒一起煮,名曰腊八粥。

腊月十六,衙门封印。寻常词讼均停止。

腊月二十三,送灶。灶前设香烛、陈酒馔、剪草置谷、陈梳具,名曰送灶。

腊月三十,除夕日,更换桃符春帖以迎新年,治酒馔祀神祭祖,老幼团聚宴饮,名曰团年。通志上说,除夕这天煮的饭可吃数日许多时候,名曰隔年饭。同时,要把水瓮(水缸)装满水,以示丰衣足食;还要把粮仓、柜子、厢子封闭,以示不出财。夜晚,位卑年幼的要拜见位尊年长者,长辈给小孩发"压岁钱″,谓之辞年。夜间,要接灶,礼仪礼节和送灶相同。深夜,全家人都不就寝,围炉达旦,名曰守岁,取能保守遗业(劳动成果家业财富)之意。

正月初一,鸡鸣时,焚香迓岁(迎接新岁)献茶果于家龛祖堂前,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天明进年糕或汤圆,早面后全家男女卑幼依次叩贺族邻戚友。在大年初一后家家"上坟挂纸″,亲友间相互往来致贺,名曰拜年,相互置酒邀饮"吃春酒"。初一这一天,禁泼水扫地,通考上说这一天不讨火不汲水,不扫地,汉源人的禁忌亦与之同,自初一至初十皆有避忌,谓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麦,这十日内取用各物均随日避之。

正月初五,谓之破五。旧时,正月初五是一个具有多重习俗含义的重要日子,但其宗旨均意在“破除”。其一,此日为“送穷土”日,人们要将“穷娘娘”扫地出门。其二,为禁忌解除日,因传统概念的过年是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故之前一些过年的禁忌至此可以消除或有所放松,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其三,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正月初九,谓之上九。“九”,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且与“久”同音,因而“九”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吉祥数字之一。“九”表示最高、最多的意思。所以,常常被古代君王用来表达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年的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之日,这一天被称为“天日节”、“玉皇诞”或“天公生”。所以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传说,关于正月初九这天,有诸多的习俗:一是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要隆重地庆贺,可谓普天同庆;二是民间的一些道观、僧院,都要烧香念经,虔诚迎送;三是民间的老百姓,全家大小都得斋戒沐浴,要举行祭典,各家各户都准备丰盛的酒宴,尽兴喝个痛快,给玉皇大帝祝寿。四是由于这天是“天日节”,妇女们还要准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五是初九当天,民间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等物,不可以晾晒;亦不可以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六是一些虔诚的家庭,还会连夜赶往各地的天公庙礼敬,每年的农历大年初八便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七是有人认为在初九这一天办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据说,“上九日”这天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办事不仅顺畅,而且办得又多又利索。时至今日,有些上年纪的人,将难办的事情放到正月初九这天来办,认为这天办事效果好。

在太平之世,各乡办龙灯狮灯者,自初八日起无论场镇乡村,沿门跳舞,鼓角杂沓,儿童欢呼,装点太平气象,神庙多竖灯杆(树树灯),高四五丈,悬灯约三四十盏不等;丰年,凡街坊乡村多竖灯架于通衢(大路),谓之三官灯,晚间望之可助风景;家家户户的人家户屋檐下都点上"檐灯",以装点家园门庭。神庙"树树灯"、街坊"三官灯"、人家户屋檐下的"檐灯″交相辉映,均以正月初八起至元宵止,即所谓的火树银花,一点也不假。

正月十五,元宵节。住户人家叩(盍头)许(许愿)燃点者,谓之愿灯,九襄白马庙、富林三爷庙每年愿灯不少。正月十四、五夜,城乡街坊,有办灯火会者,找扎灯彩迎神赛会,沿街花炮澈夜喧阗,士女云集,填衢塞巷,各处龙灯狮灯亦荟萃比赛,楼台丝管别有一翻盛况。正月十五还有登高会。这天,乡曲士女奔走看会,名曰游百病。元宵无处不闹,俗称"闹元宵"。

至此,年事基本落下帷幕。

(一)贴春联

新兴过年风俗习惯(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1)

(二)团年

新兴过年风俗习惯(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2)

(三)守岁

新兴过年风俗习惯(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3)

(四)雄鸡高唱抢炮

新兴过年风俗习惯(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4)

(五)大年初一

新兴过年风俗习惯(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5)

新兴过年风俗习惯(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6)

(六)吃春酒

新兴过年风俗习惯(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7)

(七)灯火会

新兴过年风俗习惯(旧时汉源人过年的风俗礼仪)(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