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沧州铁狮子才是最值得去的第一名(沧州记忆记忆中的二八)

在沧州博物馆民俗展厅陈列着两辆“大铁驴”,但它并非真驴,是指那种又大又笨又结实的用铁管、铁棍儿焊制的老式自行车。这种车负重多、结实耐用,用于代步,性能与驴极为相似,故得名“铁驴”。“铁驴”的车轮直径一般为28英寸,约等于71厘米,因此也叫二八“大铁驴”。

沧州铁狮子才是最值得去的第一名(沧州记忆记忆中的二八)(1)

“铁驴”无车闸,用鞋底捋前轱辘刹车。无车梯,用木棍支撑。前面没有载物筐,为了方便,人们常在中间的横梁上耷一个两侧分别有兜的布袋子,袋子里可以放些体积不大的小杂物。搭上布袋的“铁驴”,活像一头背上驮着两袋粮食的小毛驴。“铁驴”的主要载重处是后座,比普通自行车的后座长且宽,但没有弹簧夹,只能靠绳子来捆绑固定货物。为尽可能多地搭载东西,人们还依据后座的长度定制出长方形的挎篮挎在一侧或者两侧。会过日子的“上班族”,还根据挎篮的长度定制长方形白铁皮水壶,下班回家从单位带开水,挎篮里面放十几公斤白菜或者两铁壶热水,都没有问题。

“铁驴”的大杠和后座也能坐人。在尚未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多数家庭不止一个孩子,如果是全家骑车出行,多是父亲骑车,母亲在后坐上抱着年龄较小的孩子,年龄稍大的孩子坐在前面的大杠上,一个车子上共坐4个人,比一头真驴还能驮。由于“大铁驴”出色的载重能力,有人会骑着它到车站等人流较大的地方接送客人赚钱,专业骑铁驴载人者叫“驮二等”,收费五毛到两块钱不等。“铁驴”高大,不像现在一般的自行车,坐在车座上,两脚着地,一蹬就走。人们骑“大铁驴”,先要遛腿儿,即把左脚踩住左车蹬,右腿用力一蹬,再一蹬,把车子遛起来,找到平衡后,右腿向后迅速跨过车座子,铁驴就骑上了。虽然现在的自行车变矮了,但那些骑过“大铁驴”的人们,至今还保持着这样的上车习惯。

在上世纪70年代,曾广泛流行着“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作为那个时代的宠儿,人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街头巷尾,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二八“大铁驴”更是进入了博物馆,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

作者 马思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