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普通百姓的衣服(清末时的代县农村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着装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着装已不再像过去仅满足生理的需要,而今呈现出了多元需求的特征。着装又与人的性格密切相连。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卡清末期间,代县人是怎么穿衣服的。
清末,平民男子平时上穿大襟袄,下穿大档裤,裤端用小带扎紧,腰间束腰带。若遇婚假做客,才穿长袍。富商、士绅平时才穿长袍短褂。平民妇女上穿挽袖大袄,大袄围边镶五分宽的丝边,在大袄袖上再附一个挽袖。劳作时换作小袄。裤子较短,裤腿窄,下边用膝裤裹住。膝裤是一块长方形的布料,长约一尺,宽约一尺二寸,四围镶边。用三条带分三段将膝裤扎在膝下,袄肥裤短。如遇婚嫁作客,则穿裙子。富家女子与贫家女子的衣裤样式相同,肩头披华丽的缎“油领”,平时亦穿八幅罗相或展裙,娶亲送亲则穿对襟敞筒袄。衣料,平民多用竹布,真青布、土布,富户则用宫绸、宁绸、禹林缎等。
民国年间,衣着的贫富差异亦很大。衣料,一般平民只穿阜平、平山(均系河北省)小布,俗称“土布”;小康之家土布与“洋布”参半,很少用丝绸呢料。富有人家则多用呢料、绸缎、皮裘和各种应时的“洋货”,如法国缎、违心绉、缎背绉、直贡呢、礼服呢等。一般农家,男人复穿对门短衫,妇女穿有大襟的短衫,均缀挑结扣。男女均穿大档裤。上白下蓝,单调简朴。冬装多穿黑、蓝色袄裤,用白土布自染。白茬或挂面羊皮袄裤,为少数富裕农家男人穿着。每逢过年做客,穿件布料长袍,即感荣幸。极贫穷人家,冬去夏来,拆棉为单;夏去冬至,絮单为棉;一件衣服穿多年。俗语有云:“老虎下山一张皮”;“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纳纳又三年”。富有之家,男人穿长袍马褂,妇女着衣裙、旗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多数农家仍穿传统的中式服装。高躲红,海昌蓝市布服装即为农村姑娘的嫁收。职工、干部、学生开始穿制服。到七十年代衣着差异目渐缩小,无论工、商、农、干、青壮年皆穿各种制服,传统的中式袄裤渐被淘汰。八十年代前后,经济条件较好者争购时装。童装、女装的变化更为显著,连衣裙、紧身衣、登山服,风雪衣,西装、套服已为城乡妇女习见衣着。衣料日趋高级,无论城乡,六十年代所用的斜纹、卡几、棉花达呢至今已极为少见,代之为各种化工纤维制品,毛料、呢绒等。
大家有没有听过自己的爷爷奶奶提起自己年轻时期的穿衣打扮,或者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是怎么打扮的呢?欢迎大家踊跃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