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1)

  司马迁在史官家庭中长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自幼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据《太史公自序》的陈述:“年十岁则诵古文”,从10岁开始诵读用籀文写就的文献。汉代通行的是隶书,籀文是先秦古文字,当时已不易读懂,司马迁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他还转益多师,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后来担任太史令,他又利用工作上的方便,翻阅由国家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从《史记》提供的线索来看,司马迁阅读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上至古老的有关三代的典籍,下至西汉盛世司马相如等人的辞赋,他都有涉猎。至于诸子百家的著作,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的史料,乃至朝廷的公文档案,都是他的阅读对象。司马迁对于上述文献不是浮光掠影式地浏览,而是认真地鉴别真伪,比较同异。比如,对于九州山川的记载,他认为《尚书·禹贡》是可靠的,而《山海经》等书则不可信。司马迁读过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发现的古文,认为其中关于孔子弟子的记载基本合乎事实。司马迁还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主动和古人沟通,读其书,识其人,做到知人论世。他不止一次地废书而叹,并且产生了为书的作者立传的冲动。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2)

  司马迁在20岁时有过漫游的经历,到过东南一带许多地方。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探访大禹的遗址,在长沙水滨凭吊屈原,在登封瞻仰许由的坟墓,在楚地参观春申君的宫殿。在刘邦发迹的丰沛之地,司马迁参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故居,听故老讲述楚汉相争时这些开国功臣的轶闻逸事。在漫游过程中,司马迁流露出对传统文化极其深厚的感情。“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孔子世家》)“余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泪,想见其为人。”(《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对历史真相探根求源。游览韩信故里时,他听当地人讲,韩信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尽管家境贫寒,仍然把故去的母亲安葬在高敞地。司马迁实地考察了韩信母亲的墓地,那里果然地势开阔,旁可置万家,证实了传说的可信。在战国时魏国的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他打听到所谓的夷门就是城东门,魏公子信陵君枉驾屈尊所请的侯嬴,曾经当过夷门监,即城东门的守护人。长途漫游使司马迁直接感受到各地民风习俗的差异,加深了对某些历史记载的理解。置身齐地领略到民性阔达,有大国之风。过薛地所见多暴桀子弟,而邹鲁多搢绅之士,两者大相径庭。司马迁入仕之后,曾出使西南,远到昆明。又侍从武帝东达于碣石,见到了大海;西至空峒(今甘肃平凉),搜集黄帝的传说;到过北部边塞,登上了秦时所筑的长城;还参加了武帝带领群臣负薪塞河的活动。司马迁在广阔的地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大大地拓展了他的视野,为《史记》的写作搜集了许多新鲜的材料,他在游览过程中的真切体验和亲身感受后来也一道写入书中。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3)

  司马迁在漫游和在朝廷任职期间,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物,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历史知识。周霸向他讲述过项羽的传说,公孙秀功向他讲述过荆轲刺秦王的具体情节,朱建之子和他评议过陆贾其人,至于卫青不肯招贤荐士的情况,则是苏武之父苏建向他介绍的。除此之外,樊哙之孙樊他广向他谈起过汉初几位开国功臣发迹的故事,贾谊之孙贾嘉和司马迁有书信来往,冯唐的儿子冯遂和司马迁是至交。司马迁还亲眼见过名将李广、大侠郭解,并和李广之孙李陵同在朝廷任职。上述交游进一步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加深了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印象和理解,从而使入传的人物维妙维肖,富有生活气息。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4)

  西汉王朝到武帝时期臻于鼎盛,文学创作也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在政论散文和辞赋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历史散文也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杰作,这就是由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史记》是西汉散文由前期向后期转变时出现的,其风格兼有前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切和后期深广宏富、醇厚典雅的特点;其内容既有前期历史反思的余绪,又有后期沟通天地人的尝试。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以想见其雄风。(网络整理)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5)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6)

  1、《史记》原名并非叫《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至东汉末年才百称为《史记》。司马迁意在使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汉宣帝时,司马迁外孙杨恽把它公之于世。其时已有少量缺篇,为后人褚少孙等补足。

  2、《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恢宏先河。《史记》有本纪十二,列传七十,此外还有世家三十、表十、书八,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五千六百字,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约三千年间史事。

  3、本纪是全书的总纲,列传所占篇幅最多。

  本纪是全书的总纲,以编年为体,记载历代帝王的世系,年代久远的以朝代为主,年代稍近的以帝王或实际当权者为主。本纪实质上是全国编年大事记,起提纲挚领的作用。

  世家亦以编年为体,记述王侯封国、开国功臣和有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的人物。其事或许并非牵涉全国,然于某一封国或全国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巨大影响,多数可视为国别史,诸如《晋世家》、《楚世家》、《孔子世家》、《陈涉世家》等。

  列传所占篇幅最多,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人物传记,有一人一传的专传,有两人或数人的合传,按人物性质排列立传。所记人物范围极广,涉及贵族、官僚、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经学家、策士、隐士、说客、刺客、游侠、医士、占卜者、俳优等社会各个阶层。另一类是对外国或国内少数民族的记载,涉及中外关系史和国内民族关系史。前一类列传有《伯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刺客列传》、《儒林列传》等;后一类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西南夷列传》、《朝鲜列传》等。列传对本纪起了充实和具体化的作用。

  4、表、书、世家都有纪、传不能代替的独立的价值。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7)

  “表”,以谱列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和简要政绩,以年代远近、史事繁简而别为世表、年表、月表。今人观之,也可分为大事表和人物表两类,诸如《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等。“表”的作用是形象、直观,便于观览,可补本纪、世家、列传之不足,又可省去不少文字,使记载免于繁冗。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8)

  “书”,分门别类记述历代历法、礼乐、封禅、水利、经济等典章制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史记》很重要的部分,诸如礼书、乐书、历书、河渠书、平准书等等。其中尤以《平准书》最为精彩,记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汉朝经济政策的演变,开后代正史《食货志》之先河。

  历来人们称《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强调本纪和列传的重要性。其实,作为全书的组成部分,表、书、世家都有纪、传不能代替的独立的价值,严格地说,它应是纪传志书体,是一种综合体史书。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反映了司马迁历史哲学的精髓。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天人关系、疏通古今变化的主旨,集中反映了司马迁历史哲学的精髓。

  究天人之际,司马迁首先强调天人相分,即认为天道与人事是不相干的。在写到人的活动时,刻意写出人事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古今之变,包含了司马迁历史哲学的丰富内容。首先,他对历史演进的过程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看法;其次,在叙述历史变化过程中还阐扬他的历史进化观。他的这种见解,在八书中贯彻得尤为突出;

  第三,提出了“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历史命题。

  6、除《史记》外,司马迁还有其他的著作。

  除《史记》外,司马迁还作赋八篇,均已散夫,唯《艺文类聚》卷三十引有《悲士不遇赋》片段。

  他的《报任安(少卿)书》,是一篇著名的论说散文。文中叙述了他因李陵事件而受宫刑的过程;抒发了忠而见疑、无辜受刑的悲愤,暴露了汉武帝的专横残忍及当时的酷吏政治;最后,表达了自已发愤着书、创作《史记》的决心。

  司马迁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突出的地位。《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当之无愧的。

司马迁在韩城的地位(司马迁是陕西这个城市的)(9)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思想界、文学家,所以在《史记》中,不乏形象生动、极富哲理的名言警句。

  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语

  2、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货值列传》

  3、名不虚立,土不虚附。

  ——《游侠列传》

  4、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货殖列传》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将军列传》

  6、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

  ——《三王世家》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李将军列传》

  8、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脯,起以待士,犹恐是天下之贤人。

  ——《鲁中公世家》

  9、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货殖列传》

  10、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始终之变也。

  ——《平淮书》

  11、明者远见与威猛,而智者避难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也。

  ——《司马相如列传》

  12、世俗之见民也。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货殖列传》

  13、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

  ——《晋世家》

  14、计然曰,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货殖列传》

  15、智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之大数,智诚知之,绝非敢行者,百事之害也。

  ——《游侠列传》

  1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17、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

  ——《周鲁公世家》

  18、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

  ——《太史公自序》

  19、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郑世家》

  2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太史公自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