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人才库建设(八方英才聚潮涌黄河口)
人才兴,事业兴,实现东营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的目标,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支撑。
成功入围2020年度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创新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全市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达到32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达到249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39.8%……新进展、新突破,彰显的是东营持之以恒激活“人才引擎”的决心和信心,体现的是东营大力构筑人才高地的奋斗和努力。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工作理念,聚焦聚力全市发展大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持续完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打造人才服务的优质生态环境。四方英才聚,潮涌黄河口,一项项关于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的有力举措,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东营、奔赴东营,为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党管人才,凝聚人才发展“向心力”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是党管人才的关键。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创新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每年组织县区(开发区)“一把手”领题攻关,并组织观摩评议,将述职评议结果列入市对县区(开发区)人才工作考核成绩,有效提升“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
——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格局,顶格设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展小组成员单位到30个,成立市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构建起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把党管人才具体落实在党爱人才、党聚人才、党兴人才上,紧紧围绕“人才兴鲁”战略实施,深入开展“才聚东营”行动,制定《东营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东营市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实体机构管理办法》《东营市大学生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实施细则(试行)》等20项配套措施,落实各类人才补贴资金1.5亿元。
棋局布定,落子有声。优化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确保了全市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扎实推进。
近年来,我市人才队伍规模素质持续提升,人才集聚态势持续增强,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2.65万人,高层次人才数量达到2.65万人;评选黄河三角洲学者、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175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实现新的突破,市级以上领军人才数量达到229人;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位居全省第三。
平台赋能,激活人才引擎“新动能”
正处在勇担重大国家战略关键时期的东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我市下大气力加速聚集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建设了一批高能级人才平台载体,人才吸引集聚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深化与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落户东营。
——经过不懈努力,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成功转设,油地校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东营科学技术研究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融合发展平台。
——东营科教园区、悦来湖科技人才聚集区初见成效,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利津县黄河口滩羊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平台快速壮大,涌现出华泰、国瓷、海科等一大批人才引领型、创新引领型企业。全市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达到32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达到249个。
——多年来,我市人才领衔取得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低分子肝素钠、纳米钛酸钡粉体、石墨烯、锂电池回收利用等一批科技成果相继实现产业化,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东营高层次人才聚集速度越来越快、人数越来越多,源于人才平台承载力的持续提高,人才发展的沃土不断增强“肥力”。
近年来,我市以平台赋能,加快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建立“揭榜挂帅”机制,发布技术需求榜单80项,成功揭榜14项。深入实施黄河三角洲人才工程,2人分别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21年,全市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84人(个)、外国专家人才43人。举办“春风行动”“东营学子家乡行”“名校人才直通车”等各类专场招聘会86场,吸引集聚大学生2.15万人。开展“才聚东营·服务海外留学人员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建成“留学人员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联系服务留学人员及眷属共1688人,成功引进海外留学人才114人。
人才带来活力,带来创新。近年来,我市人才引领发展作用成效明显。2018年以来,荣获国家级科技奖10项、省级科技奖30项。2021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8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2家,较2020年分别增长0.9件、1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39.8%。
创优环境,营造服务人才“生态圈”
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生态的竞争。
去年8月,东营区第一批人才公寓酒店签约仪式举行,5家星级酒店挂牌东营区人才公寓酒店,每年为来东营区对接洽谈的高层次人才提供1500间次免费住宿。如今,全市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和在建人才公寓4655套,入住各类人才1952人。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市持续优化人才制度和服务保障,努力让“关键小事”贴心办,人才服务更“懂你”。
——提档升级人才政策,陆续出台“双招双引”激励政策15条、“才聚东营”23条、“人才新政”40条,构建起覆盖重点领域的人才政策体系,高层次人才扶持、大学生人才补贴等政策标准达到全省前列,对人才创新创业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持续推进人才制度改革攻坚,在吸引集聚优秀人才、人才分类评价、人才创业保障、人才激励引导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综合性改革举措,初步搭建起全市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组建市县联动的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开辟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绿色通道,累计向363名高层次人才发放“东营优才卡”,配备人才服务专员536名。河口区智汇港、东营港人才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人才服务平台完成搭建运行,全市人才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聚焦人才所思所盼,强化创新创业金融支持,出台《东营市“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开发“人才贷”“人才保”等金融产品,为高层次人才发放低息贷款1.17亿元,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金融保障。
——探索建立引才用才育才新机制,在北京、上海和济南三地部署建设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飞地”(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入驻企业项目20家,吸引本科以上人才150余人。
随着人才生态的不断改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显效,东营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东营成功入围2020年度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位列全国47位、山东省第4位。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在新的征程上,东营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契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市和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集聚高地,不断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