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生态老鹅(鲜为人知的无锡地方特色)
“无锡三白”是指的是传统的太湖特色菜肴即白鱼、白银鱼和白虾。而无锡历史上曾经有“无锡五白”另外两个分别是“太湖白鹅”和“太湖白螺蛳”。
今天单聊太湖白鹅——
何为太湖白鹅?最早提出“太湖五白”的“太湖鹅”初始还受到了不少质疑,但“太湖鹅”历史上一直以来确实存在,只不过无锡从曾经的“江南鱼米之乡”早发展为中国长三角的工业、科技、经济、旅游等行业的核心地域之一了,曾经的河道纵横、湖泊罗布、鱼肥稻丰的景象正在慢慢消失,更何况有污染的养殖业呢?
许华东收藏的《北京鸭和太湖鹅》海报
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中国家鹅来自于鸿雁,欧洲家鹅则来自灰雁。
中国古籍庄子《南华经》中有记载:“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说明在公元前40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成熟的家鹅驯养技术了。
鸿雁
中国鹅又可分为几个种类,最优良的有产于太湖流域的太湖鹅和广东澄海的狮头鹅等,在我收藏的藏品里就有1980年出版“北京鸭和太湖鹅”一副海报,可见“太湖鹅”和“北京鸭”一样早就驰名中外了。
1980年出版的《北京鸭和太湖鹅》海报局部
太湖鹅,就是通常所说的白鹅,又称吴鹅。据《三农纪》记载,春秋时范蠡协助勾践灭掉吴国后辞去官职,涉三江,入五湖,在太湖一带养白鹅致富。他也因商以致富而被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范蠡像
日本雄略天皇时,吴鹅开始输入日本,又被称作唐鹅,说明1500年前,太湖鹅已驰名海外。
太湖额仔
太湖鹅原产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全区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水草丰茂,盛产稻麦,素称“鱼米之乡”。养鹅业早就是该区的一种副业。
太湖鹅体态中小,体质细致紧凑,全身羽毛紧贴。没有肉瘤,无皱褶。颈细长呈弓形,无咽袋,无包。从外表看,公母差异不大,公鹅体型较高大雄伟,常昂首挺胸展 翅行走,叫声宏亮,喜追逐啄人;母鹅性情温驯,叫声较低,肉瘤较公鹅小,喙较短。全身羽毛洁白,偶在眼梢、头顶、腰背部有少量灰褐色斑点;喙、胫、蹼均橘 红色,喙端色较淡,爪白色;眼睑淡黄色,虹彩灰蓝色。雏鹅全身乳黄色,喙、胫、蹼橘黄色。
散养太湖鹅
太湖流域的国宝级家禽品种“太湖鹅”曾经是苏州、无锡及其周边农户广泛养殖的禽类。但由于生长周期长、体重轻等因素,在上世纪末几十年间不少养殖户纷纷放弃 了这个品种。在无锡地区,这种个头不大但体质强健的小型白鹅数量曾一度锐减至800多只。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这一品种又恢复了生机。在国家级保种场,在 养鹅人几十年的坚守下,这个品种终于得到延续。
养殖太湖鹅
目前无锡本地市场大多为皖北鹅的品种,正宗的太湖鹅只有苏州和宜兴地区尚有少量养殖了!
1978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1978年9月13日《人民日报》太湖白鹅安家落户在西藏
1978年9月13日《人民日报》太湖白鹅安家落户在西藏,又一次佐证了太湖白鹅受欢迎的程度。历史名人与“太湖鹅”的故事
一、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爱鹅太湖鹅因其“颜值”,自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爱鹅是众人皆知的,据说王从鹅颈的伸缩自如中领悟书法之奥妙。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书圣王羲之与无锡也有着很深的一层关系呢?
王羲之爱鹅图
王羲之原籍山东临沂,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因避战乱南迁,暂住江西,后随其父王旷来无锡长期定居。
现今白水荡、城中公园、崇安寺这一带原是王氏府邸所在地。王家后将王府南部 捐出兴建“祝圣都道场”(宋代改名崇安寺,位于现在心族百货商场后面这一带地方),白水荡及城中公园一带仍存有“右军涤砚池”刻石。王羲之不仅在无锡城内 有府第,据说在无锡乡下——洛社还有别墅。现在绍兴蕺山戒珠寺前“鹅池”,成为绍兴 有名的古迹之一。可是相传在无锡洛社早于绍兴“鹅池”10至20年就建有“观鹅亭”。王羲之在无锡居住了很多年,无锡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王羲之后代现 在还有人居住无锡城内。
无锡洛社当地至今存有洗砚池、观鹅亭等与王羲之有渊源的历史遗存。
二、元代大画家倪瓒爱鹅
我最初研究太湖鹅的起源还是因为喜欢收藏老食谱的关系,在我收藏的一本嘉庆元年刊印的食谱《随园食单》里面就有“云林鹅”这道菜。
许华东收藏的嘉庆版本《随园食单》
倪瓒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据《吴县志》记载,狮子林初建时,天如禅师(惟则)曾邀请倪瓒为建造狮子林(当时名“菩提正宗寺”)设计构图,倪设计出 来后,观者无不为之折服。此事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也引起一家大菜馆老板的兴趣,他为了表示对倪的敬意,特地烹制了一尾清蒸鳜鱼送倪品尝,倪无甚表示,后来 送上一盆烧鹅,倪尝了就叫好,不断用筷子搛着送进嘴中,最后把盆内鹅肉一扫而光。倪回家后,又进一步改善了烹制方法,并把烹制的这道菜,载入自己的烹饪专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
苏州狮子林手绘图
倪瓒烹饪烧鹅的方法,后来被清代的袁枚收入《随园食单》中。恃才傲物的袁枚把前代的烹饪著作贬得很低,却对倪瓒所述之法极为推崇,并冠以“云林鹅”雅称,从此云林鹅声名远播,为世人所熟知。至今,“云林鹅”还是享誉烹饪业的一道名菜。
太湖鹅的营养价值中医认为,鹅肉性平,味甘。归经脾,肺。具有补虚益气,暖胃生津、解铅毒之功效。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禁忌温热内蕴、皮肤疮毒、瘙痒症者。特点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鹅肉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 十分有利。根据测定,鹅肉蛋白质含量比鸭肉、鸡肉、牛肉、猪肉都高,赖氨酸含量比肉仔鸡高;鹅肉味甘平,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祛风湿防衰老之效,是中医 食疗的上品;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健康食品的排行榜, 首次为食品划分了类别,鹅肉位居健康肉食排行榜首位。
太湖鹅的吃法中国自古素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说法,鹅肉有利五脏、止消渴的功能,且吃法很多,也非常讲究,无锡地区除了流传数百年的“云林鹅”外,太湖鹅吃饭有很多种,红烧鹅肉,可乐煲鹅,家常版烧鹅,啤酒鹅,子姜酸梅鹅,三杯煲鹅,客家焖鹅,五味鹅,古法焖鹅,酱卤鹅等等。
这里只大概介绍一下云林鹅,此菜是江苏无锡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元代大画家倪瓒(号云林子)所著的《清閟阁全集》和《云 林堂饮食制度集》中都记载有烧鹅的方法。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倪瓒所述之法极为推崇,并冠以“云林鹅”雅称,从此云林鹅声名远播,为世人所熟
在倪瓒的著作《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详细介绍了太湖鹅的制作方法:取全鹅一只,洗净后用盐擦拭鹅腹内部,然后在其中塞上一小把葱花,外面鹅身用陈年黄酒拌蜂蜜水涂抹之(无锡人嗜甜,从中也可见端倪
)。锅中放一 大碗酒与一大碗水蒸鹅,灶内放两束山茅,慢慢烧光为止。等锅冷后揭盖,将鹅翻身,仍将锅盖封好再蒸,再烧一束山茅。锅盖用绵纸糊封,起锅时,不但鹅烂如泥,汤汁也非常鲜美。
太湖鹅
至今数百年间,无锡城乡沿用此法烧鹅延续不绝。1960年以来,无锡和苏州的一些菜馆也引进此菜,加以改进仿制,使广大的中外游客均有幸尝到此江南古代风味名菜。
许华东收藏的千册老食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