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州市工作报告摘编(稳增长首次专章呈现)

广州市工作报告摘编(稳增长首次专章呈现)(1)

2023年伊始,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今日(7日)发布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扩大需求、畅通循环,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单独成章,这是“稳增长”首次以专章形式呈现。

而信心是稳增长的重要前提。广州在布置今年工作安排时多次提及“信心”:“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提振信心则需要采取务实行动。今年,广州安排的十大重点工作中频频提出新名词、新提法。与往年相比,有的工作安排是在此前已经有所探索的领域继续深挖,也有部分工作安排从结构上做了调整。总体来看,今年的重点工作更精准、更聚焦,也更具系统性和全局性。

制造业立市”首次成章

列在2023年重点工作首位

继2022年“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首次出现在市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报告又着重强调“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单独成章,列在2023年重点工作首位。

报告强调,狠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基于此,报告首次提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高标准打造产业发展载体”“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力度”,并提出了更细化的措施。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从“建设”至“优化布局”

从2021年开始,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连续三年提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但具体说法却有不同:从“建设”到“推进建设”,再到“优化布局”。今年,报告提出优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整体布局。三年里,提法之变,映射的是广州向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迈进的成效与进展。

2021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国内城市中两项指标双破万亿的第三城。2022年年底,广州北京路商圈和天河路商圈,被商务部评为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这标志着广州在现代消费网络体系打造上,取得阶段性进展。

首提南沙发展理念

“南沙”分量更重

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南沙”首次独立成章,今年,指引南沙发展的内容依旧独立成块,且分量更重。去年,广州提出“以南沙为主阵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今年则提出将南沙“打造广州城市新核心区”。

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对标一流,以南沙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报告还新提出了南沙发展理念:“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广州市市长郭永航在去年6月24日国新办就《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提过类似的概念,称广州要抢抓历史机遇,惟新、惟实、惟精,其中“惟精”包括精细规划、精致建设、精明增长。究其要义,即为聚焦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赋能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夯实绿色发展生态底色,丰富优质文化供给,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

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

“专精特新”首次写入

报告提出“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单独列章阐述。同时,报告进一步强调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发挥的作用,强调“支持在穗高校成为基础研究主力军,促进教研融合发展”。人才培育也更加专业化、精准化。报告提出,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开发“一区一品”培育工程。

报告还提到“实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其中多个提法均为首次出现,如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建立健全“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推动“领军企业 产业园区 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创新面临的重大和关键共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等。

擦亮世界揽才“金字招牌”

首提“推动省市共建大湾区市民中心”

今年,广州首次单节呈现“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引擎”,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近年来广州立足湾区,向世界揽才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以重大平台建设为例,2021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广州实验室重磅揭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2022年正式开学;华南植物园也在同年成为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园。报告指出,接下来,广州将依托这些重大平台,加快吸引集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

报告还首次提出“推动省市共建大湾区市民中心”,彰显了广州在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方面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决心。新的一年,广州筑巢引智、广揽群英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城中村改造”被重提

特别强调“中心城区”

“城中村改造”在今年的报告中被重新提起。报告提到,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与以往相比,今年特别强调“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土地、空间资源紧张,加快城中村改造,对城市面貌、城市功能、人居环境改善等起到作用,而在经历过疫情大考的广州,加快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显得更为重要。

近段时间以来,广州相继发布“旧改”新政策,包括年度实施计划、城市风貌管控与合作企业保障机制等,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报告提到“推动出台城市更新条例”,也意味着,广州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城市更新规章、政策将很快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为广州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供法律保障。

以高质量、高标准、大力度

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强化乡村振兴示范表率作用”到“持续当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和表率”,从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来看,近三年,广州振兴乡村力度不断加强,成效日益突显。

今年广州提出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并以“高质量”“高标准”“大力度”这类鲜少使用的程度副词对“走深走实”做出表态。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高标准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度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如何“高质量”?报告首次写明:创建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等。如何“高标准”?报告首次提出,制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如何“大力度”?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强村富民’行动”,这或可看作原有强镇兴村、“穗农奔富”行动的融合,基于已有成果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首提中轴线申遗

筹建海丝博物馆

今年,报告首次提出“推进广州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除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外,广州第二次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中轴线的变迁史也是广州城市的发展史,中轴线申遗的提出,将进一步强化城市内文物修缮保护,绵延广州历史文脉,推动老城焕发新活力。

自2017年4月广州成为海丝申遗牵头城市以来,广州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提及“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今年也不例外,除了再次提到“完善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外,还首次提出“筹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生态与绿色发展首次成章

三大举措建设绿美广州

今年,报告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水平建设绿美广州”,这是首次将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单章列出,成为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针对绿美广州建设,报告提出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绿化品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绿化品质方面,提出以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为统领,实施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八大工程”等。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方面,今年报告部署了新任务,如大力推进番禺治水攻坚战;关于垃圾分类的表述,从去年的“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变为“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此外,报告还明确了广州将开展各项降碳工作,并在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等方面提出指引,这将进一步明确“双碳”工作的方向及具体内容,提供更实际的工作目标。

统筹:南都记者冯芸清

采写:南都记者梁思华、黄姝伦、伊晓霞、莫郅骅、王美苏、王诗琪、夏嘉雯、陈卓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