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一带农村丧事风俗(北方农村丧事风俗的演变)
作者:张林生、陈士元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今日头条号:乐亭故乡人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正文:
婚丧嫁娶乃民间之大事,建国前,乐亭县的丧事多延续传统风俗,内容五花八门,迷信色彩浓重。
人死了,亲人们要穿白孝服,腰里扎麻绳,即披麻带孝。俗称“白事情”。
一、建国前的丧事风俗人寿终时,亲人守候在身边,看着要咽气,就得赶紧穿寿衣,若等咽了气再穿就意味着没把衣服穿去。咽气后由亲人把尸体抬到堂屋的春凳子上,头朝南,面朝天,两手攥果子,脸上蒙白布,是为“停尸”。灵前摆供品,焚香化纸。灶火坑内点一油灯,是为“长明灯”。弄些五谷杂粮,用箭杆和絮棉扎上三个打狗棒放在灵前。儿孙们提一灯笼排队去五道庙送“还魂纸”。五道庙即鬼神庙,平时没有香火,只是庄里死了人在此焚香化纸。停尸期间,亲人每天早午晚要去五道庙送三遍纸。送纸时,男在前,女在后各排成单队,男队晚辈在前,长辈在后;女队长辈在前,晚辈在后,一路上哭哭啼啼,步履缓慢。旧时五服以内就得送纸。在停灵期间,亲属轮流守护,主要是看好灵前的香火不断,意在香烟永续,子孙永传。
大门上要贴白纸,以示此家有丧事。请纸草店扎一“裹头”,挂在大门外边。裹头用苇子做支架,六面糊白纸,下飘白纸条,每岁一条,亡者寿数越高纸条越多。
请有学问的人写殃状和名堂。殃状是在四开白纸上写着亡者的生辰八字等。停尸时盖在胸部,入殓后放在棺盖上面用瓦压好。名堂用长条白纸上面写亡者寿终的时代、姓名、年龄,贴在棺材前槐头(前脸)上。
派专人去亲朋家报丧。
建国前,人们对白事情甚为重视、尤其是对父母之丧更当大事。富人家办丧事的程序是:
1、入殓。
多数人家停尸一两天就要入殓,即把尸体放入棺内。入殓说道很多,先由亲人“开眼光”,用新汲的井水轻敷亡者五官,并叨念:“开眼光,看四方,开耳光,听八方……”接着就“叫道”,亲人唤着亡者的称呼说:“三条道,从中间这条走啊!”还在前门上挂一面镜子和一杆秤,也是由亲人唤着称呼说:“明的是镜啊,灵的是秤啊!”随后村里一老人拿着一根长扁担进来,让大家回避,开始撬殃。撬殃是用扁担撬几下亡者的尸体,让殃散去,据说殃是一种“祸害”,故让大家回避。撬殃毕,把棺材抬到堂屋尸体旁,棺材内用纸糊好,铺上絮棉,由长子抱头,次子抬脚,其他亲人两侧相扶,将尸体轻轻放入棺内,再把亡者生前喜爱之物放在里边殉葬,盖上棺盖,然后由木匠钉棺钉。钉棺钉时,孝子们跪在一旁,当木匠钉棺材东侧时,孝子们说向西躲钉;钉西侧时,要说向东躲钉。入殓后,有的人家将灵柩停放在堂屋,有的停在院子里,用苇席打灵棚,设灵堂。灵棚前,两侧贴着挽联,横幅多是“驾鹤西去”。
2、吊唁。
停灵期间,亲戚朋友陆续前来吊唁,一进大门就哭,孝子们要跪在灵前陪哭。姑爷吊唁要从大门算起必须哭三声到灵前,如果院子长,每哭一声就得拉长音才能到,否则就视为不懂礼节,弄出笑话。
3、点主。
请有声望的人用朱笔在灵堂牌位上的“王”字上点一个红点儿。点主时亲人、宾朋恭候一旁,仪式规模隆重。
4、念经。
请和尚念经超度亡灵。
5、哭灵。
有钱人家为增强丧事悲痛气氛,找专业的哭灵女子以凄凉调哭泣,其状令人动容,催人泪下。
6、送行。
送行是把亡者的灵魂送往西天大路,多在出殡先日晚上进行。送行时孝子们排成多队,儿孙们抬着太师椅,椅上放着引魂树和裹头(象征亡者的灵魂)。儿孙们一边抬着走一边念叨:“爸爸(妈妈)跟着引魂树走哇!”大执宾指挥众人举着五彩缤纷的纸草和手把灯、九莲灯,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缓缓移动。喇叭吹奏着哀乐,牵动人心。看热闹的人摩肩接踵,水泄不通。队伍先来到五道庙焚香化纸,摆供祭奠。大执宾打开场面,让人将椅子放在场中。司仪宣布请客(qie)上香,亲戚朋友依次到椅前焚香作揖,再跪下磕三个头,司仪高喊:“请啊、请啊、请啊!谢——”还按不同辈份喊:“孝子谢,重谢!”有的人家客多上香时间长,看热闹的人们在旁边交头接耳,评头论足。请客上香毕,队伍串街游行,当路过老家或亲戚门前时要摆供“路祭”。最后出庄来到十字路口,把引魂树、裹头和纸草堆放一起焚烧,顿时火苗冲天,孝子们跪在地上哭嚎。远远望去像火海一样,景观诡异。
7、出殡。
出殡就是把亡者灵柩送入坟墓。出殡这天早晨,由长子带领几个人去祖坟打墓。旧时,坟茔为阴宅,讲究甚多,大的坟茔地有几十个坟头,占地八九亩。坟墓大多东北西南行穴,按辈份排列。如果是新立坟头(配偶尚在)就挨其父辈“顶脚”下排打墓。如果配偶已故,就要与其合墓并骨,安葬的方位是男左女右。打墓前先在坟前焚香化纸,然后挖开坟头。
中午前出殡。出殡前先在大门外亮杠。由大执宾指挥起灵,由十几名精壮人把灵柩擎起,抬到大门外,放在长凳上,上好棺罩,连结好杠的结构,大执宾一声令下,抬杠的人同时上肩,此时有人点着了逝者的枕头稞子,长子打灵幡在前,喇叭吹起哀乐,众人大声嚎哭,其场面令人动容。灵柩前行,后边拿瓦盆的、拿打狗棒的和五谷杂粮的紧紧跟随。孝子们排队缓缓出庄,如果墓地远,抬棺材的途中要换人,就用立杠打杵,灵柩不能着地。来到墓地,如果是合葬并骨的,就由儿子拿一苕帚跳入穴内轻扫露出棺材的侧面,并唤道:“爸爸(妈妈),开门来呀,我妈(爸)来了。”然后上来用锹平没了脚印。下葬开始,吹奏起独特的曲调,大执宾指挥灵柩对准穴位缓缓下落。棺材着地后,阴阳先生用罗镜看方位是否准确,如稍差就移动一下,直到正位。这时,将五谷杂粮及打狗棒放入穴内,劳忙的人们开始填土埋葬。埋完后把灵幡插到坟顶上。长子用衣服包些坟土。回家路上不许回头,不准说话,到家后将土放入炕席底下。第二天蒙蒙亮,由长子拿两根秫秸到坟前围成门形,上挂铜钱,插在坟头,是为“开门”。早饭后,儿女们都要到坟前焚香化纸,摆供祭奠,掘土圆坟。随后逢“三七”、“五七”、“百日”还要在坟前祭拜。
与丧事相关的是:
1、棺材:其档次有,柏木棺材,柏木埋在土里耐腐烂,富人家讲究柏木棺材栗木椁(棺材外套);其次是落叶松和香椿木;最差的是杨柳木。穷人家买不起棺材就用旧柜装殓,最穷者就用苇席一卷,一埋了之。
2、杠:去坟地里埋葬亡者用杠抬。大杠有32人抬的,也有64人的,小杠16人。杠的结构是:主杠(俗称大牛)。大牛又粗又长,前是龙头,后为凤尾;另有横杠和支杠,可灵活连结。紫红绸缎的棺罩(纬子)上绣着金色花纹。穷人家租不起杠就用牛车或马车拉。
3、纸草:发丧人要扎纸草(如现在的花圈)。纸草是用秫秸或芦苇做支架,用五颜六色的纸精巧糊装,扎成车、马、库、童和各样灯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摆放在亡者家院内和大门外街道两旁。
4、喇叭:办丧事请吹鼓手,吹大悲调“山峰”,富人家请多班喇叭,搭席棚对台吹,晚上“坐夜”,一吹就是三四个钟头。“坐夜”的喇叭吹皮影、大鼓、评剧等各种曲调,高潮时,喝彩声不断,办事情的人家就要给吹鼓手们赏钱。
5、接礼:办丧事要请先生掌管“奠仪簿”接礼记帐。礼轻重不一,但白事情不能后补。
6、管饭:办丧事管饭,小办的只管帮工劳忙人,大办的请厨师,管全庄人,特大办的外村人也来吃,办几天吃几天(亡者高寿称“老喜丧”,人们可以吃吃喝喝)。旧社会贫富相差悬殊,富人家办得荣耀奢华,少则六七天,多则十几天;穷人家办得萧条寒酸,丧事只办一天,俗称“一天拱”。
乐亭办丧事最兴盛是清末民初,因那时很多人闯关东做买卖发了大财,为了光宗耀祖,就把丧事办得很奢华,如汀流河刘家曾专用柏木疙瘩攒棺材,仅木工就用了400多个;城南蔡庄一刘姓人家发丧人大办30余天,挥金如土,失了“天火”,拆了院墙才抢出了灵柩。汤家河湖林田庄赵汉臣发丧其母,纸草扎得不计其数,送行拿纸草的就排了六七里远。
“十里不同俗”,乐亭各村镇的丧事风俗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地方一个令儿,正如人们所说:“令儿是假的,命儿是真的”。其丧葬风俗,从根本上说是封建迷信和腐朽虚荣,但从文明角度讲也蕴含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吹喇叭、扎纸草等亦属民间文化艺术。
二、建国后丧事风俗的演变建国后,乐亭丧事风俗发生了新的演变。
建国初期(1950~1957年),党和政府倡导破旧立新,丧事从简,多数人家办丧事只扎少量纸草,也有的找四个喇叭,用16个人的小杠,送行、出殡“一天拱”。也有的由帮工劳忙人用木棍、绳子抬棺材,中午管一顿饭。
1958年大跃进,农村掀起了“拆房、扒庙、投资献料”运动,各庄的五道庙全部拆除,也断绝了穿孝送纸的旧俗。随着人民公社食堂化,也没有了接礼管饭这一说,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人们连饭都吃不饱,谁还顾得上办丧事?
1963年后,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农村丧事有所抬头。村上死了人,生产队就帮忙,显出“一家有事,集体相帮”的乡情氛围。条件较好的人家又找上四个喇叭吹一吹,图个热闹。有些烈属和干部带头变革丧事,臂上戴“孝”字,扎花圈,开追悼会,寄托哀思。
1966年“文革”爆发,“破四旧,立四新”,农村坟头一律平掉,各村都安排一些闲散地做为瘗地。村上人死了,就用几个人抬着或用牛车拉着棺材一埋了之。七十年代末,国家提倡火化,乐亭在救阵北建立了火葬场,死了人先在这里火化,然后将骨灰装入骨灰盒拉回家埋葬。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丧事有了新的变化。一般人家死了人在家停放一天半日,亲人臂上戴“孝”字,焚香化纸。放哀乐,扎花圈,写挽联,乡亲们也来吊唁上礼,帮工劳忙。有的村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全方位服务。一打电话火葬场及时来灵车,亲人们就将亡者尸体抬入灵车并随车去火葬场。路上亲人要向路两旁抛些纸剪的“钱”。尸体火化后,亲人将骨灰装入骨灰袋,就地选购骨灰盒,装好后用专车拉回家安放在堂屋,摆好供品,挂上遗像,焚香化纸。院里摆花圈,奏哀乐。中午前出殡,由孝子(亲人)捧骨灰盒在前,其他人举花圈在后,众乡亲护送到瘗地安葬。下葬完后劳忙人吃一顿饭。也有好热闹的人家请喇叭。县城离退休人员死亡大多是放哀乐,扎花圈,接幛子,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
多数村庄安葬的方式是在瘗地的墓穴里用砖瓦水泥垒一“小屋”,把骨灰盒放在里边。也有一些村庄用大棺材装骨灰盒埋葬。有的村庄大接礼,有的地方淡泊。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办丧事也上了档次。有的人家大操大办,扎纸草,找喇叭,请乐团,舞龙舞狮。并出现了一些“薄养厚葬”的现象。更有甚者,党内一些不正之风也渗入到丧事风俗里,大接礼、讲排场,令老百姓深恶痛绝。
在此,笔者愿就丧事问题提及一些个人看法:
1、丧事本身含着“孝”的意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子女怀念父母养育之恩,悲伤痛切是人之常情,适当发丧祭奠、寄托哀思是人类的文明行为,亦应世代相传。
2、提倡“厚养薄葬”,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我国老年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除了国家和社会关注,主要是子女尽好赡养义务,孝敬父母,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在寿终时含笑九泉。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至于死后丧事大可从简。
3、对于发家致富的人来说,与其说是办丧事时大操大办,倒不如将钱财用在乐善好施、扶困济危上。
4、乐亭实行火化已30年,如今葬人还留有坟头。国家多次提倡深葬,不留坟头,人故去时,栽上一棵树,应于落实。
各村的瘗地基本上是生产队时留下的,至今已30多年。鉴于坟头越埋越多,有的村瘗地已经埋满了,又无零散地,死了人无法处理,只好埋在自家的承包田里。县城内的人要买墓地,近二年来墓地紧张,价格上涨,档次也不一,其实“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些社会问题,急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但人的生老病死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未来的丧事将是什么样式也难以想像,不过坟头多一个,耕地就少一块,至于五花八门的大办丧事更是没有必要,俗语说:“人死如灯灭”。丧事办得再大,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乐亭临海,自古无山,除了水便是田,如果将骨灰直接撒入沧海或深埋桑田,回归大自然,岂不美哉?随着骨灰的撒放也必将有更文明、更高雅、更简朴的丧事风俗出现。
(作者张林生,县教育局退休干部。陈士元,退休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