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最有名的十大特产(你知道有哪些吗)
潍坊,下辖地级市,古称""、"",又名"",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与、、、、等地相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截至2016年,辖4区6市2县。2017年总人口936.3万人。
潍坊是是世界风筝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17年,潍坊市入选为第五届。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17座城市入选,潍坊名列其中。2018年1月,潍坊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潍坊风筝广场
1.潍县萝卜
潍县萝卜又称潍坊萝卜,是山东省著名萝卜优良品种,俗称高脚青或潍县青萝卜,因原产于山东而得名,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潍县萝卜皮色深绿,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具有浓郁独特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地域特点,是享誉国内外的名特优地方品种。素有"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县萝卜皮"之说,深受人们的喜爱。
2006年09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潍县萝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潍县萝卜
潍县萝卜,又称 "高脚青萝卜",生长于原潍县境内。潍县萝卜甜脆多汁,稍有辣味,含有大量维生素,具有行气、化痰、消食等功能。故又有"水果萝卜"之称。潍县萝卜叶丛半直立,羽状裂叶,叶色浓绿有光泽。外观呈圆柱形,约三分之二露出部分皮色深绿,入土部分皮色黄白。刀割萝卜时,入刀之处皆因清脆崩裂,汁液沾手,入口脆甜,略带微辣的口感让人口舌生津。
潍县萝卜肉质根呈筒形,地上部分20厘米,皮深绿色;地下部分皮白色,单根重500—600克;肉绿色、浅绿色,肉质致密脆嫩,微甜微辣,生食最佳。也可熟食、腌渍、干制加工等。
潍县萝卜营养丰富,据检测,潍县萝卜中含有还原糖3.0—3.5%,可溶性固形物6—7%,维生素C300毫克/千克,干物质7%,淀粉酶260—280个酶活单位,还含有钙、铁、芥辣油等。另外,潍县萝卜味辛,能行气、化痰、消食,因含有淀粉酶所以对积食腹胀、咳嗽多痰具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诸城绿茶
诸城绿茶已有800多年的种植历史,素有中国"北端茗茶"之誉。几经培植、发展,其以"汤鲜绿、味鲜醇、栗香浓郁而清爽、叶片肥厚耐冲泡"等品质优点。截至2011年,诸城绿茶获得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山东省名牌、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等11个省市。
2011年01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诸城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诸城绿茶
诸城绿茶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和无机元素。其中钾、镁、铁元素含量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益元素硒的含量高出鄂西富硒茶6倍多,被尊为"生命的奇效元素"。
诸城绿茶种植过程中严格控制了农药残留及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很低甚至几乎没有,所以其茶渣可以食用。诸城绿茶的鲜叶可以炒鸡蛋、炸虾仁,包茶叶水饺等食用。
昌乐西瓜
昌乐西瓜,特产。所产西瓜以其早熟、皮薄、瓤脆、味甜而闻名,被列为山东省特产瓜果之一。在1984年山东省西瓜品尝会上,"乐优1号"、""分获冠亚军。在1994年潍坊国际风筝会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被山东省农业厅列为省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发项目。
昌乐西瓜
昌乐西瓜种植始于,1809年(清十四年)版《》即有昌乐西瓜的种植记载,历史悠久。民国版《昌乐县志续》即"北乡所产,最多且佳,每岁运销青岛甚多"的记载。建国前,主要分布在昌乐南部鄌郚金山一带和北部朱刘都昌一带,即著名的"南鄌北都"。1969年被列为山东省名特产瓜果之一。1969年引进推广"蜜宝"西瓜后,昌乐西瓜即以早熟、皮薄、沙瓤、脆甜而弛名省内外,远销香港,被列为山东省名特产瓜果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昌乐县无籽西瓜的生产填补了山东省空白,1972年被列为中国国家特需瓜生产基地。1997年昌乐西瓜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1999年、2001年,昌乐西瓜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鄌郚镇是昌乐西瓜最早的发源地,也是中央特需瓜无籽西瓜的培育基地,又是绿色食品西瓜的生产基地。尧沟镇4.1万亩耕地全部进行西瓜保护地栽培,拥有江北最大的西瓜市场和代表昌乐西瓜最高技术水平、主要工作成绩的中华西瓜科技园。尧沟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西瓜第一镇",昌乐县被誉为"中国西瓜之乡"。
青州蜜桃
青州蜜桃产于,主要种植在该市西南方圆3.2万亩的山区地带,以晚熟、肉细、味甜、色艳、较耐贮存而著称。
青州蜜桃是青州市名优果品之一,历代被列为贡品。青州蜜桃成熟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不仅营养丰富,味美香甜,而且其药用价值也很高,其根、皮、叶、花、仁皆可入药,
桃仁为中医要药。2006年9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青州蜜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青州蜜桃
青州蜜桃地方品种,产山东省青州市山区。因实生繁殖,变异较大,可分为早熟蜜桃、中熟蜜桃、晚熟蜜桃、特晚熟蜜桃和青州光桃。冬雪蜜桃是从青州蜜桃中通过实生选育培育而成的优良变异新品种。该桃有四大独特优点。一是成熟期极晚,在11月上、中旬成熟。二是品质极佳,平均单果重110克,最大果重230克,可溶性固形物22%,最高可达24%以上,品质极上。三是贮藏期极长,普通室内可贮月余,恒温库内可贮至元旦、春节。四是适应性广、丰产性强。该桃抗旱、抗寒、耐瘠薄、坐果率高。定植2年见果、3年见效,4~5年丰产,亩产达2500千克以上。
果实小,圆形,果顶突起有小尖;平均单果重60~80克;缝合线浅,过顶;腹部突出,果实横断面微呈三角形;果皮底色黄绿,向阳面呈暗紫红色;皮薄,易剥离;果肉白色,微带绿晕,近核处有紫红色放射线;肉脆,多汁,味甜;离核。成熟迟,益都一带于10月上、中旬采收。果实耐贮藏,可贮至次年2~3月份。树势中庸,枝条细长,半开张,密生,以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
临朐全羊
临朐全羊宴是山东临朐的传统名吃,起源于民国时代。根据全羊躯干各部肌肉组织的分布不同,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色、形、味、香各异的各种菜肴,并冠之以吉祥如意的名称,全羊宴。虽系全羊,却无羊名。如龙门角、采灵芝、双凤翠等,一只羊做菜80多种。
临朐全羊
是选2-3岁青石山,经宰杀、放净血、去皮后,将全部生肉、内脏清洗干净,放入有香料的锅内慢火煮烂后捞出切片,放原汤内再加精盐、、、、、末、醋等调制而成,有不腥不膻,烂而不腻、酸辣适口,营养丰富的特点。
潍坊朝天锅
潍坊朝天锅是一道传统名菜,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早市。当时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锅内煮着猪下货、肉丸子、豆腐干等。汤沸肉烂,顾客围锅而坐,由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等,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然后,根据顾客要求,把肠、肚等切碎,放在饼上,捏上细盐,卷成状,送到顾客手中。
潍坊朝天锅
因其经济实惠,肉汤随喝随舀,深受群众欢迎。潍坊经不断改进于1997年分别被、山东省贸易厅认定为""、"山东名小吃"。随着商业的发展,朝天锅已遍及全市,如今已发展成为"朝天宴"。
潍坊肉火烧
潍坊肉火烧是山东潍坊的传统名小吃,潍坊肉火烧是外地人的叫法,潍坊本地人都叫老潍县肉火烧, 主要以城隍庙肉火烧最为出名。潍坊肉火烧在潍坊人的味觉里具有难以动摇的位置 。
潍坊的火烧品种很多,单是面火烧就有砍火烧、簸箕火烧、梭火烧等多种,较为出名的有潍坊肉火烧、杠子头火烧、脂烙酥火烧。
潍坊肉火烧把用花椒水泡过的肉馅包进软面团撕成的小面团里,收边做成扁圆形的火烧坯,再放进炉里。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翻烤,猪肉里的肥油滋润到了葱花、、剁成的泥馅料里面而成 。
潍坊肉火烧具有皮酥柔嫩、香而不腻等特点。
潍坊肉火烧
潍坊肉火烧在外地人眼中,肉火烧与所谓的相仿,不过是一个烧饼里面包了肉馅而已。然而在潍坊,肉火烧和肉烧饼完全是两种东西。肉烧饼一般如人脸大小,皮薄而软,皮鼓鼓的,像大金鱼的肿眼泡,里面是肉馅。肉火烧秉承传统的馅料配比,采用现代的工艺精心烤制而成,具有皮酥柔嫩、香而不腻等特点。
刚出炉的火烧,色彩艳丽,火烧散发着面香、馅香、火燎香。刚出炉的肉火烧呈碗口大小,因热气和肉馅的充实而饱满,圆滚滚的却看不到捏合的痕迹,略扁平,颜色呈金黄色。肉火烧的皮很薄,咬一口却发现,外焦的面皮咯咯作响,大葱与鲜肉在高温下的组合,香气十分浓郁,原来这薄薄的一层皮竟是由好几层更薄的皮组成的,这就是专门加工的酥皮。让人不禁感叹制作者手艺之精良。
安丘大姜
安丘大姜产于潍坊安丘市,是山东省著名特产。安丘种植大姜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就有种植大姜的记载。历经近500年的选种培育,使安丘大姜形成了色泽鲜艳、结构紧密、块大丝少、辛辣清香的特色,具有祛寒解表,止咳化痰,回阳通脉之功效,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安丘大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安丘生姜
安丘生姜以其皮色黄亮,果型端正,结构紧密,姜味浓郁而闻名,除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外,还含有大量姜辣素、姜油酮、姜烯酚和姜醇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杠子头火烧
杠子头,又叫签子馍,是一种白面,俗称"小山东锅饼"。是一种起源于山东省寿光地区的一种特色传统面食。尺寸比巴掌稍大,外面都有一层金黄色的脆皮。因做火烧的面很硬,手揉不动,需用木杠翻压,故名。
杠子头
签子馍(杠子头),寿光市王高镇闻名遐迩的特有面食,小麦面粉制品,圆形,边缘微高起,底稍平,有签孔,色白。剥食,可见层层相卷,面质稍硬,味道甘甜,富有麦曲之清香,耐存储,不易变质,很早前就富有盛名。签子馍的制作方法是用麦曲印发面浅子,发酵好后,加入两倍于面浅子的干面卷揉,因面质硬,故用杠子压卷,揉合,然后以到断为几块,多次卷揉,直到面柔和后再剁成相等面块,逐渐卷揉做成生馍。将其放置热炕上慢省(发酵),待馍省开后入锅,放入备好装有竹签的竹篦子,把生馍一个个插于竹签上,蒸熟后,从签子上取下出锅,即为成品。 签子馍有几百年的历史,清代民国时期筵宴广用此面食,民国年间,王高村面食师傅王凤民曾于济南府开设饭店制作签子馍,食客旅人赞不绝口,寿光境内亦有"王高馍馍,衙前饼"的颂语,近代地方戏中潍县小贩亦有"寿光走一走,捎俩杠子头"的唱词,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高密炉包
民间传统名吃炉包历史悠久,风靡城乡。始于清代年间,在民国时期有着独特意义的形势盛行,用来走亲访友的礼物送给朋友,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位于县城南河湾的林三炉包,更是名冠城乡。其特点是又白又大,皮面暄软,内陷饱满,味道鲜美,挂浆讲究,火候独到,嘎渣焦脆,四溢。高密炉包用料讲究,以鲜猪肉、鲜韭菜、鲜白菜和上好的精面粉为主料,以、木耳及各种调料为辅料,精心加工而成。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密炉包已遍及城乡,成为高密人民的大众食品。现已申请并通过。
高密炉包
高密炉包是以香、焦、酥、脆、菜生、肉熟著名的。据传说,高密炉包是从汉朝名将手下的厨师手中传下来的。的时候,韩信在高密指挥""。在当时的战场上至今还有韩信沟、张鲁祠的所在。那厨师为韩信做过炉包,很得韩信赏识,这手艺被从当地招来帮厨的"偷"学到了手,一辈一辈传了下来。到清朝末年,呼家庄的王家、徐家,夏庄的张家("公顺")就开起了炉包铺。民国时期,呼家庄就有了几十户人家打炉包。他们推着小推车,带着篷布、炉、面、菜、柴草等四处赶集打炉包,一年四季不断。呼家庄的徐家还在高密城的神仙巷安营扎寨打。呼家庄王家、徐家的传承遍及高密的二十几个村庄,远到潍坊、青岛、北京等地。解放后,高密的国营、集体饭店都把炉包作为传统名吃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