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自驾游经典线路5天(冬日自驾环游东北)
视频1:越过明长城的尽头
视频2:鸭绿江上看断桥
沿鸭绿江一路向南,公路路况很好,一路不时地看到对岸的村庄,中国这边则是旅游景区、度假村、农家乐饭庄开始变得越来越密集。
夕阳西下的时候,远远看到远方山上出现了一座敌楼,这是虎山长城,看到这段长城,也就快要到达丹东市区了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这座敌楼位于虎山最高处,东临鸭绿江,俯瞰山下道路,作为明长城的最东端,绝对是一处战略要地。资料介绍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是依据1992年通过的《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这可能也是这段长城看起来非常新的原因吧。
因为一路走走停停,到达虎山长城的时候景区已经停止售票,只剩下几辆中巴车在停车场等待最后一批游客下山,于是就在山下简单转了转。
不觉中城楼已经被夕阳染红,蓦然回首,身后已经是残阳如血,于是就在这个古战场附近找个人少的地方,安静地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地平线。
虎山长城附近还有著名的“一步跨”中朝边界,甚至还有一个“太阳岛“让来自哈尔滨的我倍感亲切。还看到了一个志愿军过江遗址观光游的码头。当年跨过鸭绿江的时候除了丹东现存的两座大桥,还在上游临时搭建了几座便桥,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观光游的范围。
我还在路边发现了一个坑里停放着很多绿皮火车,有意思的是这些火车并没有轨道和外界相连,我猜可能是要做民宿吧。当时绕着火车转了一圈,发现好像没有任何开业的迹象,只好继续向丹东前进了。
虎山长城距离丹东市区已经是非常近了,沿着G331转过一个弯,就能看到丹东的楼群出现在夕阳的余晖之下。
沿鸭绿江边的滨江公路进城,右手边是一堵两三米高的坝墙,和哈尔滨松花江边曾经的防洪墙有点类似,但是要高大很多。
丹东烤蚬子在哈尔滨是不少烧烤店的招牌菜,到了丹东第一顿饭想都不想,先来盘烤蚬子再说。其实丹东最出名的是这里的草莓,又大又甜,不过时值隆冬就不用指望了。
虽然天已经黑透,但是来到鸭绿江畔的时间并不是很晚,这是我第一次来丹东到鸭绿江畔的时候是2005年的五一黄金周,不但吃了草莓,还在江边差不多这个位置看了有音乐喷泉表演,只是不记得那时候是不是有这样一块打卡石头。背景就是鸭绿江友谊桥,这座桥往下游一点就是举世闻名的断桥了。
鸭绿江畔的雕塑,不知道是那一年建造的,很有气势
虽然是冬夜,江畔依然有些游客左侧蓝色的就是断桥,背后深深的夜色之下就是朝鲜的第四大城市——新义州
夜色之下,两座江桥变换着各色灯光,将江水也一起照亮。右侧的是鸭绿江断桥,1909年5月动工修建,1911年10月竣工通车;左侧的则是1943年落成的公路铁路两用桥,现名中朝友谊桥,现在仍在使用。
站在桥下可以看到断桥的灯光到鸭绿江心后戛然而止,那个灯光消失的位置就是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炸断的地方。
断桥旁的11号界碑
断桥是国内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所以虽然冬天晚上依然很是热闹,这也是我这次旅行到达的唯一一个夜晚依然有游客的景区。桥下有投币式望远镜,可以通过望远镜仔细观看对岸朝鲜的风光
这次故地重游,看到对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5年来的时候对岸没有这么多的楼,晚上在江边对岸是一团漆黑,完全没有灯光。因为电力供应紧张,所以新义州大多数时间晚上是没电的,连路灯都不亮,更不用说2005年的时候了。而这次虽然对岸还是比较昏暗,但是可以明显看到对岸的居民楼很多人家是开灯了的。
最让我惊奇的就是对岸建造了一座圆盘型的大楼,不但房间亮灯,而且楼顶还有巨幅的发光字。据当地人说,这座楼叫太阳楼,23层,是新义州最高建筑,供给有杰出贡献的人士居住。楼顶四个字是团结一心的意思,楼本身是红色,但是没有楼体景观灯,照片里看到的红色光是大楼反射鸭绿江断桥光饰形成的。
第二天一早再次来到鸭绿江畔,在断桥附近的小区里吃了早餐,这时才发现鸭绿江的坝墙不仅仅是高,而且非常的厚,这个院落中还保留着一段铁路直达江畔,不知道是不是战争时期留下的遗迹。
早上来到江畔,有一层薄雾,在昨晚差不多的位置又拍了一张照片,大家可以对比一下鸭绿江的白天与黑夜。
来这里很早,我成为了这一天断桥上的第一批参观者。这是我第三次来断桥参观,但是从未见过如此安静的断桥,站在桥头脑海里却浮现出军列在桥上隆隆驶过的场景。
踏上断桥我前面一个人都没有
关于这座桥的历史无需我在此赘述,如今,这里已经是辽宁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桥头的雕塑气势非常,在脑海里只剩下两句话:“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雕塑一侧的日历上的日期是1950年10月19日,是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的日子
雕塑一侧的日历是1950年10月19日,是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的日子
透过钢梁似乎能看到军旗招展的列车,波涛声好像战士们气宇轩昂的歌唱
这座桥是一座开合桥,中方开始第四座桥墩上的钢梁可以转动,方便桥下船舶通过,在这座桥墩上可以看到钢梁下巨大的齿轮和轨道等转动机构
同时这节钢梁也是这座桥现在的尽头,再往前就只剩下桥墩。“1950年11月8日,美空军首次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同年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34架,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直至1951年2月,经过狂轰滥炸的大桥最终被炸毁,成为废桥”(以上引号内文字来自百度百科)
这是这座桥旋转桥墩工作时的状态,照片应该是在上世纪20年代
这座桥中方剩余部分看似完好,但实际上弹孔密布
靠近断裂处的钢梁爆炸痕迹清晰可辨,战火硝烟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却依然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钢梁尽头是一个观景平台,平台上有关于这座桥的介绍
扭曲变形的钢板和齿轮告诉我们,这座桥再也不可能转动了,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段战争岁月。
如今的鸭绿江静静流淌,大江两岸一片平静祥和,真的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战火弥漫,硝烟漫天的样子。我是一个摄影师,所以就用照片说话吧。
白天在断桥桥头可以清楚的看到残存的桥墩,也能相对近距离观看对岸朝鲜的风光了。对岸岸边似乎已经开始结冰,昨晚看到的太阳楼依旧是非常醒目。太阳楼左侧是一个摩天轮,在太阳楼之前这个摩天轮就是对岸最醒目的景观了
所以2005年的照片里只有这个摩天轮,完全没有右侧任何景观,因为那时候右侧真的什么都没有。我到这里三次,从来没见这个摩天轮转动过,问了桥上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这两年这个摩天轮偶尔转动过,之前确实是很难见到它转动。
中朝友谊桥同时也是中朝国门,并不开放参观。自从新冠疫情以来,朝鲜关闭了对外旅游项目,所以目前普通游客是不可能过境旅游的。
在桥上回看丹东,近处变化不大,只是岸边的码头不那么凌乱了,但是远处高层建筑明显增加了很多。
参观完断桥,桥下也明显热闹了不少,商亭也都开始营业了,还有租民族服饰用来拍照的大妈,让这里一下子人气旺盛了很多。
买票上桥的时候先后有几波人和我搭讪:“今天是边境通关日,到对岸旅游吗?”,在桥上和工作人员攀谈时工作人员告诉我,目前朝鲜口岸关闭,谁都不可能过境,这些人口中所谓的过境旅游,其实只是乘快艇靠近对岸河口转一圈而已,在这些人口中天天都是“通关日”。果然我出来的时候问这些人:“能上岸吗?”对方却只是回答“到对岸!”,别说疫情期间,就是平时什么手续都不用就出国也不可能吧?真不知道能忽悠几个人。
参观完断桥,丹东的另一个必去的地点就是抗美援朝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