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地名传说(平顶山市少数民族来历和风俗)
平顶山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苗族、锡伯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维吾尔族、傣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彝族、纳西族、羌族、藏族、东乡族、傈僳族、拉祜族、水族、土族、高山族、仫佬族、黎族 27 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 1.3%市区少数民族 15个,占市区总人口的 1.4%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83%;其次是蒙古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2.4%;其他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多则几百人,少则 1 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平顶山市地名传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平顶山市地名传说
平顶山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苗族、锡伯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维吾尔族、傣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彝族、纳西族、羌族、藏族、东乡族、傈僳族、拉祜族、水族、土族、高山族、仫佬族、黎族 27 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 1.3%。市区少数民族 15个,占市区总人口的 1.4%。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83%;其次是蒙古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2.4%;其他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多则几百人,少则 1 人。
平顶山境内唐代以前仅有汉族居住。唐天宝年间始有回族人境定居。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 年)始有蒙古族迁入,定居今郊区北渡乡荆山。清朝以后,平顶山始有满族。1957 年平顶山建市时,境内有汉、回、蒙古、满 4 个民族。此后,因援建工作调动、部队转业及大学生分配,市区的民族成份逐渐增多。
回族定居至今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明代以后,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为生活和环境所迫,回族逐渐迁居此地。湛河区北渡乡杨西村的海姓回族,舞钢区尚店乡刁姓回族,明朝末年由河南荥阳刁沟迁入。郊区焦店村的阎姓,于明万历年间自荥阳虎沟迁入。曹镇乡齐庄村的巴姓及焦店村的沙姓、虎姓,均为明成化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入。1957 年后,由于平顶山煤田的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一批回族干部和职工随着省内外大批援建人员调入。市区区划的扩大,也增加了一部分回族群众。
平顶山市区回族多居农村。湛河区杨西村、焦店村、苗侯村、齐庄、后城庄、贾庄、杨庄、硃砂洞、西滍村及舞钢区的尚店、找子营、妥庄等村庄,回族人口比较集中。
回族受其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影响,在风俗习惯上,有与汉族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市区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平时有少数男性回族习惯戴小圆顶白色或黑色“礼拜帽”。“大尔代节”期间,戴此帽者尤多。
平顶山市区回族通用汉语、汉字。只有阿訇在为回族群众举行婚丧仪式、宰牲、诵经、讲经时才用阿拉伯语。
回族忌食自死动物,不食猪、狗、驴、骡及凶猛、丑陋动物的肉和一切动物的血液。食牛、羊、家禽及其它反刍动物的肉。食肉须由阿訇或遵守拜功的穆斯林屠宰。回族主食食法与汉族类似。
回族青年的婚姻。订亲礼多以果品为主,数量视女方族亲、近亲多少而定。回族青年结婚多在上午,由阿訇证婚。
回族遵循土葬习俗。人亡后,死者的儿、侄由长辈带领到坟地选葬点,挖墓穴。由地面开挖直坑,深约二三米,再从坑底向西挖一长于亡人身高及高能跪坐的洞,内饰转堂布。回族讲究速葬,停尸不得超过3天。实行简葬,亡人不穿寿衣,殓葬没有随葬品。送葬仪式是:先将亡人放在“水盆”上用清水冲洗干净,给亡人穿“克番”(以白布裹尸),并由亡人的子、侄将亡人放入“榻布”(清真寺所备公用送葬工具)内,送至墓地(回族妇女不参加送葬),将亡人置入墓穴,其面西向(意为归根圣地),封闭洞口,地面筑成南北向长形墓顶。殓葬中请阿訇念经。葬埋日起,亡人亲属为其守坟 7日以示孝道。亡人死后满 7天、对月、40 天,100 天和周年,家属均要为其做“日子”(即祭典)。届时,家属炸油香等分送亲友及清真寺,并由亡人儿女请阿訇至坟地念经纪念,以后遇周年或诞辰都举行类似仪式。
平顶山市区回族所贺节日有春节、仲秋节等传统节日,也有其民族的传统节日,回族的重大节日一年有3个,即“大尔代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平顶山市区回族比较重视“大尔代节”。节日当天,男女沐浴更衣,聚集于清真寺作礼拜。家家户户炸油香,有的还宰牛羊,送至清真寺,请阿訇、来宾、外客共享,同贺节日。
解放前,回族群众大多无地或少地,常靠小摊经商度日。1977年,平顶山市恢复“大尔代节”为回族职工放假1天的规定,对非农业回族人口增加 2 两过节食油,要求有回族职工的单位设立清真灶,对没有公共食堂单位的回族职工发给生活补贴。平顶山市在劳动就业、升学等方面,以同等条件优先录用、降分录取等方式,对回族群众给予特殊照顾。1978 年以后,市区回族农民走“以工补农”、“以商养农”的路子,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大有提高。1982 年,平顶山市投资 80 万元,建成容量为 500 吨的清真冷库满足市区回族群众的食肉需求。1985 年,平顶山市投资 15 万元将原食品公司办公楼改建成民族饭店。市区先后建成两家清真糕点厂,满足回族群众的生活需求。湛河区北渡乡杨西回民村,是 1961 年修白龟山水库从曹镇乡搬迁过来的,农业生产条件差。1978 年以后,全村农业、养殖业大发展。
民族体育活动,有传统的“木球”、“抢花炮”等体育项目。
平顶山市区的蒙古族主要是元代居此地的蒙古族官兵后裔,以马姓居多。马姓蒙古族是元初蒙古族将领马秃塔儿的后裔。马秃塔儿出身蒙古贵族,中统年间,袭父“千户那颜”职,任大蒙古国宿卫军重要军职,守京都和林。元朝建立后,他任宣武将军、右翊蒙古侍卫亲军千户,戍大都。后,帝感其德彰功高,赐正三品昭勇大将军、佥书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至元末年到元贞初年,马秃塔儿告老辞官,南下中原,定居昆阳荆山下。自此,马秃塔儿一支蒙古族在荆山繁衍生息。此外,还有支援平顶山建设及军人转业、大学生分配定居市区少数蒙古族的职工。平顶山市蒙古族大部分聚居在郊区北渡乡荆山村。
平顶山市区散居蒙古族风俗习惯与汉族无明显差异,但聚居荆山村的蒙古族还保留着一些本民族风俗。
荆山村蒙古族长期坚持同姓同族是一家,严禁本族内部通婚。蒙古族实行深埋土葬。沿袭当日亡人,当日发葬,一般不停尸的习俗。其墓深 2.66 米,成西北至东南向,长形,面向东南。遵照元代蒙臣的礼仪发丧,葬时不摔老盆,不插幡儿。成婚男女葬于老坟,否则不入老坟。“灵位”供奉, 蒙古族有别于汉族。市区蒙古族自马秃塔儿始,按品级爵位及孺人封赠情况,将历代后裔依次设“灵位”供奉。蒙古族忌讳日为八月十五日仲秋节。该日不食月饼,整日不出家门,月出即睡。今郊区荆山蒙古族群众虽食月饼,但不用月饼“圆月”。
荆山蒙古族源于蒙古贵族,在元代政治地位比较高。元朝灭亡后,其政治地位发生变化,大都隐姓埋名,流落他乡。明成祖以后,社会趋于安定,对蒙古族的政策有所放宽,流落他乡的荆山蒙古族群众陆续返里。解放前,荆山蒙古族群众虽也有个别人涉入仕途,但大部分人专于务农。
荆山蒙古族办学有较长历史。清顺治十年(1653 年),马夺锦在荆山创办学堂。这所学堂时兴时衰,一直存在,1942 年改成国民小学。1950 年荆山初级小学扩大为高级小学,1957年改建为荆山联合中心小学,1981 年该校改为“荆山蒙古族学校”。
平顶山市区除回族、蒙古族外,还有满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他们 大多为援建平顶山市而来,散居于市区各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占市 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