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卖鞋杨二哥(卖鞋在十里八村混的人熟名响)
前进老杨,卖鞋在十里八村混的人熟名响!
文/高育鹏
并不认识老杨,却很熟悉地知道,他每天开着三轮摩托车,走村串巷卖鞋子。因为和老杨同在几个群里,他是热闹人,爱聊天,喜欢发照片和视频,渐渐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老杨是前进村人,微信名叫“前进老杨”,做着勤奋的卖鞋的小买卖,年龄看似到了中年靠后,好像有两个孙子,喜沾爷字辈,是个乐观爽快的人。
老杨在群里爱发视频,可以看到,他将鞋子送到桑镇、赵村一带的村子,卖给地道的农民,风吹日晒很辛苦。可是他人很熟,到哪儿都不陌生,和村里人打招呼、开玩笑,不认识个三五年,达不到这个亲切份儿。老杨挣熟人的钱,必然心很轻,薄利靠多销,树立了诚信,才走村串巷吃的开、混的熟。要是哄人,做一锤子买卖,下一回来了,谁还肯搭理,甚至埋怨责问呢。老杨来了,人缘好,鞋子受欢迎,边聊边试,生意就成交了。老杨注重生活细节,把卖鞋场面拍了视频发在群里,群友们见买卖活跃边说边笑,戏称老杨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和“新时代的担货郎!”看来,在西南乡一带,刷老杨的脸,提老杨的名,几乎家喻户晓了。
老杨在视频里配了轻快的音乐,将本来清汤寡水的农村生活,用旋律情感化了。将农村人憨厚的表情,用节奏表现起来,显得欢快真挚。农村人将新鞋拿到手里,止不住的欢喜。坐在地上试鞋,高兴地像过大年。大妈、大爷在老杨的镜头里,就像老天睁眼看世事,人浑然不自觉。老杨会拍,抓住了神态。老杨会做,懂得剪辑,把最美好的留下来。
抖音上没见推荐老杨,大概老杨拍视频,纯娱乐玩爱好,只想让群里人看,不想在抖音上火一把。如果真把老杨在群里发的视频系列化,农村的面貌,农村人的形象,兴平人的性格,真实地记录下来,可以作为看点,向全国推荐。那样老杨的粉丝和点击率,一定会涨起来,成为像网红一样的热度。
老杨拍的顺其自然,很少有表演的成分,是生活原生态,里面呈现出来的美,太过保真和纯净。也许老杨意识到,真实才是美,眼睛里的生活,才是现实的味道。现在手机发达了,摄像头加了滤镜,软件里加了美颜,人们觉得高于现实才好看,照片和视频尽可能加工美化,才肯晒出来。这不符合老杨的脾气,他拍田里的小麦,野外的油菜花,地里长的玉米,农村老太弯屈的腰身,农家妇女粗壮的体型,仔细看去真实感人。真实到你想哭,觉得那是你回到了农村,眼见的一切。不经雕琢的人,站在你面前,才是你的亲人和朋友。可是回不到农村,看到了粉饰的人和心,难以感动和辨认。由于疏远农村,我们内心浮躁,认为人黑不算俊,腰粗不算美。可是那样的人农村最多,他们的性格最好,心肠最善良。相反,城里人喜美颜,口前一句注意形象,好面子、爱攀比,互相粉饰遮掩,精神物质化,名利崇拜化,看多了忽然觉得并不美。老杨随手一拍,切近生活的真留下了,发现生活的美再现了。
老杨会配音,视频里加的音乐,经过了一些思考,将生活中平凡的步调,融入唯美的节奏。如果先入为主,认为老杨是个卖鞋的,不会有很高的文化,那就错了。老杨的视频里的音乐,是丰富有广度的,不是干桄桄秦腔乱弹表现的关中道人的粗犷,而是细腻有意境,生动有节奏。音乐是情感和文化的韵律,老杨不仅情感充沛,而且文化功底深厚。有些事情,不需要去考据,用文凭说话,单看看作品,欣赏内涵,像老大夫看病不需要拍过多的片子,就可以自己推定了。
农村是根,我们看到了枝繁叶茂,把深埋在土里的部分忘掉了。老杨再现了根部的形态,让我们难以忘怀农村的事情。好想去农村看看,好想去农村呆呆,可是我们往往做不到,不是没有时间,就是沉不下心,把那份挂念,挂在迎壁的墙上,天天见却视而不见,日日念却是口头禅。就像每个人都说他很孝顺一样,可是到底有几个人,天天侍奉双亲,早问好,晚问安,端饭倒茶陪聊天。“臣妾做不到呀!”理由又是一大篇。若果做不到常回农村看看,那就翻翻老杨的视频,弥补弥补缺憾,倒也是一件寻根的情感寄托。
现在很少碰见住在农村爱农村的人,老杨是个例外。他顺路走过张耳墓,举起手机拍那个斑驳年久的石碑。他看到门口盛开的百日红,拿起手机拍红粉的花絮和翠绿的枝条。他走过蒜苗齐整旺盛的庄稼,掏出手机记录田野的丰收景象。他看到一颗高龄古槐,一定知晓很多传说,默默地用视频展现一派千古风流。爱之愈切,看之愈真。老杨带着细节和感情,像对待老朋友一样的认真。他拍下来这份美好,说明他热爱农村的真切,内心需要表达千言万语。
老杨拍的一段卖鞋视频,网友看了以后,正好急需鞋子,即刻留言能否送到村子。为一双鞋,两双鞋,挣几块块钱,老杨立马启动三摩十里八村送货上门。老杨不挑肥拣瘦,做小生意讲究服务周到,把小买卖当成大品牌,把小事情当成责任做,觉得信誉是个宝,顾客哪能不叫好。以前本地生活圈,网上有卖猪蹄、凉皮的,闹腾腾建了微信群,信誓旦旦地说味道超级佳,送货如何快,买了两三次以后,未见承诺如初,后来关张大吉,群里热闹如潮水般退去。老杨卖鞋坚守多年,成为乡村流动的老字号,把做生意当成了人的品格。如果是城里人,老杨已经达到了退休年龄,哄上孙儿老有所乐。可是农民苦,老杨还指卖鞋贴补家里使唤,丢不下老本行,能跑一年算一年,能劳动就不停下。劳动人民的本色,就是一天不劳动吃饭不香,几天吃白饭心里发慌,老杨具有农村老人普遍的自立精神,他卖鞋是乐在其中,很少说有多少苦衷。
估计老杨至少是个老牌高中生,因为老杨鉴赏力不低,自生几分文艺范儿。老杨有文学情怀,在几个兴平文化艺术群,他人热脸熟,是个性情中人,有爱好,有追求,几十年文化的积淀,说话总和文学沾边,群友们莫不爱他。桑镇、赵村有几位爱写文章的老者,俱是他的好友,像是经常走动,相互之间推心置腹,回忆当年艰苦岁月的美好,一起整理旧时的文化遗落。老杨能讲栓马桩的过去,能说旧石狮子的来历,对珍贵的人生阅历,想写成文章分享给贪玩游戏的后辈。如果自诩兴平这几个群里,庇护着兴平的文化人,老杨在其中,却以卖鞋者自居。
老杨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住在30里外的前进村,在群里像个老小伙子般活跃,发来的视频太接地气,莫名地让人产生了好多种神秘和亲近。他像一辆旧车,刚换上暂新的发动机,有十足的马力,外表却似古懂了油漆。
时下访人若探店,不敢走进观瞧,不敢进店消费,因为人一深入了解,就崇拜了;饭店吃上一回,不来第二次便是自己有错了。某时走在大街,诧异老局长骑着自行车,瞥见老校长走路减肚子,发现千万富翁坐在摊摊上吃凉皮,倒吸几口冷气后,呲上脖子,低头做人才对。如果接近老杨,线索撕开,他的魔法箱中,保藏着的故事溢出来,又要振聋发聩,溢彩流光,缄寞难耐了。
有时候想念老杨,连同他视频里那些农村时光,真应该把涂改的苦涩的人生,扔进废纸篓里,重新来过真实的自我。
——2022年8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