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落花洞女传说(落花洞女湘西奇女子)
在清朝和民国年代,湘西偏僻的苗寨,总存在着落花洞女的传说。这些最凄美,最动人的女子,尽管结局不是那么让人满意甚至可惜的,却多了对湘西少女容貌美丽如神话般的描绘,留给世人无数怅惘的想念和迷醉。
什么是落花洞女?地方历史文献有记载。
《铜仁府志》(铜仁的松桃自古为湘西腊尔山苗疆的一部分)有记载:‘郡属多洞,洞有神”“落洞者,浴谓神将生魂摄去,不急治,必死治法不用医药,属巫 诅焉,谓之打锣鼓所奉之神,制一鬼头,一赤面长髯,曰傩头公公,一女面,曰傩头娘娘,谓是伏羲女娲”。
民国时期湘西著名文人沈从文曾在《凤凰》一书中也对落花洞女有过这样的描叙过:“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一过,为洞神一瞥见到,欢喜了她,因此便更加爱独处,爱静坐,爱清洁,有时且会自言自语,常以为那个洞神已驾云乘虹前来看她”。事到末了,“即是听其慢慢死去。……死时且显得神气清明,美艳照人”。虽然结局是不幸的,但最终还是看到她是美丽的离去的,说明走的时候应该是开心的,想必应该在梦境中寻得了心上人。
湘西民国著名文人沈从文
原来湘西落花洞女的传说是说苗疆村寨里有一些未婚的女子,在适婚的年龄没有找到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就得了一种类似忧郁症的病,进入了一种痴迷的状态,她的面色灿若桃花,眼睛亮如星辰,声音如丝竹般悦耳,身体里发出一种馨人的清香。她每天不停地抹桌擦椅洒扫厅堂,把一个原本破败的家收拾得纤尘不染。进入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按照当地的说法,这个女孩子已经把自己许给了神,她整天生活在幸福的幻想里。她的心上人是不食人间烟火却救人于水火的神,因此她不再为世俗的任何男子动心,只需小心地保护好自己的美丽娴静,等着她的神选好了吉祥的日子来迎娶她。固然当那个日子到来的时候,幸福中的女孩含笑而逝,但她始终不渝地保持了自己的姣好容颜,直到今天的传说与记载中。
落花洞女只有像湘西这样的神秘地方才会出现。
“落洞”亦称“落花洞女”。“落洞”苗语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字面意义,从平地落到洞里,四周深邃,与世界隔开,二是指一个人的心与世隔绝,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失去与正常人的正常交往和交流,意思是把魂掉到洞里去了。“落花洞女”,就是一个女子的心神被洞神收去,从此精神恍惚,一心要嫁给洞神,以死相伴。
落洞女的故事很像是美丽的传说。苗疆美貌的女子平时对自已的容貌并无多少意识,恰逢那么一天,在光滑如镜的水里照見了自己的芳华绝代,就痴迷起來,从此心里就只有自己的容貌纠葛,即爱上了自己或被神爱上,那么身外的种种一切都变得奇丑无比,和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然后就在自己想像的世界里,晶莹流盼地走了。从此,人间便再无她们的影子,留给人们是无数向往的思念。
湘西苗族女子,上装为胸襟式,胸襟及袖口处均以黑色底布为陪衬,精巧的花边和纤细的镶径。下着宽带和刺绣花
湘西民间关于落花洞女的传说仍然数不胜数。
民国年间,凤凰三拱桥附近有个苗寨的一个美丽女子,因为长得漂亮,自然是很多人来求婚的,父母终于将他许给了德胜营镇上的一户王姓人家。做点小生意,家道殷实。拣了好日子送来,那天天气也真的是好,云淡风清。于是八抬大轿,唢呐吹打,嫁妆箱沤一路迤逦着就往山下行去。经过路上一个山洞时,轿里的新娘突然间就开始胡言乱语起来,神志明显不清了。这下好了,唢呐吹打停下来,眼看着是不能往新郎家送了,只得黯然抬了回来。有阅历的老人一看,马上明白那是洞神的作为,女孩的美貌惹了祸了,怎么个解法呢?女方的父母立刻就拿了香纸,到洞口去烧,告知幽暗中的洞神,“你的眷顾我们是感恩不尽的,但是我这孩子,是许了人家的,算是有夫之妇了,无福享受您老人家的神恩浩荡,就让她做个平凡的小商之妇吧。”烧了许多纸,说了许多的好话,都是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凄惶的求助,洞神仿佛也就听了。老人家回到家里,发现孩子已经开始清醒,依然是颜笑晏晏的羞涩少女情状。家里人暗暗抹着欣慰的泪,重又上了轿,还是吹打着一路行去。这回却不敢走原路了,绕了一大圈,安然到了夫家。这差一点就酿成人神交错之恋的女子,终于还是做了凡人的妻子。
也有的落洞女是纠缠在人神的爱恋里,不愿意过男耕女织的生活的。凤凰上面一个寨子里的一个年轻女孩,清秀妩媚,也是十六七岁的年龄,和寨子的女孩子一起到别的寨子去唱山歌。出来的时候也是傍晚时分,大家一起走着,她说口渴,要去井边喝水,就离开了。别的女孩子等了许久,也没见她回来,打着火把去找,才发现她呆坐在井边,痴痴地望着井中自己的倒影。女伴们将她送回家,她已经失去了理智,用尽力气挣脱别人的搀扶,嘻嘻笑着说:“你看,我好看吗?”这是一个悲剧的结局,她的最后,就是在静默里抑郁死去,将母亲的泪都哭干了。
还有个苗寨有个好看的女孩子,平常是很羞涩沉默的,也很庄重。村寨下面有一口井,她常常到井边去担水,袅娜地泼洒着小小水花走在石板路上。突然一天早上,他父亲被人叫到井边去,然后我就看到她被她父亲挟着回来,一个熟人在后边替她担了水桶。她头发已经乱了,眼睛出奇地亮,手舞足蹈,大家都说她疯了。她父亲一开始把她锁在家里,但久了,终觉可怜,就放了出来。得了自由的她就常常在河边和路边出现,手里拿着一把柚木梳子,自言自语,轻轻哼唱,若是有人走近,她总是极妩媚地一笑,眼睛清亮。终于有一天,她的尸体浮在了河面上,据目击的人说,一开始看到她在河里就着水洗灟她的头发,还唱着歌,也没在意,可能后来往水里越走越深,就淹死了。
湘西苗族女子婚姻恋爱自由,通常是靠“赶边边场”恋爱
落洞的女子必未婚,必喜欢修饰。平时镇静自处,情感热烈不外露,转多幻想。落花洞女进入痴迷状态,她的面色灿若桃花,眼睛亮如星辰,声音如丝竹般悦耳,身体里发出一种馨人的清香。或者静坐井边,独自对着水面梳妆,守着自己的容颜,等待着神明的迎取,那种孤芳自赏,珍怜自爱的神情是那么的让人心痛。仿佛睡美人一般在等待着自己的王子唤醒沉睡千年的爱情。落洞女不孤单,孤单的是凡人的心。
女孩子一旦“落洞”,便失去了“常态”,比平时更爱贞洁,爱独处,神情恍惚,且常常会自言自语,有时也不免又唱又跳。遇上这种情况,家里人非常着急,找到村子周围的某个山洞,设坛上香、烧纸,诉说自己家的女孩子是一个普通世俗之人,痴拙顽愚,不值得洞神挂恋,求洞神放回自己的女儿。如果女孩子好了,则认为是洞神开恩,真的放回了自己的女儿,于是还愿,感谢洞神;也有的女孩子就一直这样坏下去,家里人觅无希望,也就只好认命,认为是洞神所欲,一切人力都近于白费。事到末了,即是听其慢慢死去。死的迟早,都认为一切由洞神作主。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子一天天枯萎。
落洞女子状态延续的时间也不一,大致由两年到五年。通常女子最后到山洞不吃不喝,几天不死,回来后也不饮不吃,几天后就死去。而死时女子自己会觉得洞神已派人前来迎接她,或觉得洞神亲自换了新衣骑了白马来接她,耳中有箫鼓竞奏,眼睛发光,脸色发红,间或在肉体上放散一种奇异香味,含笑死去。死时且显得神气清明,美艳照人。家中人无可奈何,只以为女儿被神所眷爱致死。
村寨的人们认为她去和洞神结婚了,因而这些女孩生前没有结婚,女孩子既已死去,做父母的也奈何不得,心里想着这终归是女儿的命,就只得一边默默流泪,一边按传统的办法为女儿准备嫁妆,在女儿落洞的那个洞前,烧了,算是为女儿行了一场体面的婚礼。也有人就在洞边搭一个小小的茅屋,扎上纸做的床和衣柜,写上女孩子的生辰八字,以示把女儿送交给了洞神。落花洞女的家人给他们不但不办丧礼,还要办婚事,以示婚礼之喜。
而女子落洞致死的年龄,迟早不等,大致在十六到二十四五左右。著名文人沈从文先生在他的书中写道:湘西女性在三种阶段的年龄中,产生蛊婆、女巫和落洞女子——穷而年老的,易成为蛊婆,三十岁左右的,易成为巫,十六岁到二十二三岁,美丽爱好性情内向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三种女性的歇斯底里,就形成了湘西的神秘之一部分。这神秘背后隐藏了动人的悲剧,同时也隐藏了动人的诗。
在湘西人看来,落洞的女子都是奇人,在人间无可爱悦,却爱上了神,在人神恋与自我恋情形中消耗其如花生命,终于衰弱死去。
落花洞女的传说产生在湘西并不奇怪。上千年没完没了的迁徙、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生活在民族斗争中,苗疆苗民和部落时刻处于生死存亡的威胁中,也使他们感受到生活充满随机性或偶然性。因此,他们就把一切的自然物都都看成能像人那样进行有意识、有感情的活动东西,他们信仰万物有灵。在他们眼里,神特别多,乃至苗疆有三十六神、七十二鬼,还有各种山精树怪,他们信这些神,因为使他们在这飘忽不定的生活中得到一种精神安慰。
这里历史上长期是苗疆的中心区,苗族神怪观影响到一切人,形成一种绝大力量。大树、洞穴、岩石,无处无神。狐、虎、蛇、龟,无物不怪。神或怪在传说中美丑善恶不一,无不赋以人性。同样洞因其惯有的黑暗、幽深、潮湿而显出神秘,由此而衍生出的洞神也就更显神秘和诡怪了,同时苗疆属于喀斯特地形,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天然溶洞,这为湘西洞神传说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湘西地处喀斯特地貌,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溶洞,这也为落花洞女的形成提供了地理因素
由此看来,湘西的美貌的女子,平时对于自己的容貌并无多少意识,恰逢那么一天,在光滑如镜的古井里照见了自己的芳华绝代,就痴迷起来,从此心里就只有自己的容貌纠葛。既爱上了自己,那么身外的种种一切,都变得丑陋无意义,然后就在自己想象的完美世界里,晶莹流盼地走了,从此人间便再无她们的影子,留给人无数怅惘的想念。
�qZ6ki
,